2024年04月18日
微信

学者魏德东谈李光耀在宗教方面的态度与政策赞其“可圈可点”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3月24日 11:52 |
播放

3月23日,新加坡总理公布发布公告表示李光耀已于当天凌晨离世,享年91岁。因其与中国数十年的亲密关系、以及同时华人社会的成员,中国对于这位新加坡开国总理、新加坡国父的逝去也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媒体与各界人士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一生进行总结和评述,并且也思考对于中国的启发。

今天,宗教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魏德东在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李光耀:宗教学的纪念》,以国内少有的宗教学的角度来纪念这位备受瞩目的政治人物。“作为一位世界级的政治家,李光耀先生个人的宗教背景、对宗教的看法,以及他对新加坡宗教政策的影响,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关注。”魏教授如此说到。

魏教授对此进行了一一评点。首先,李光耀本身因为成长于三世同堂的华人家庭,潜移默化地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因此儒家的哲学观念甚至直接影响了他的政治观。“李光耀认为,如果想要一个社会良性运作,就必须要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利益,社会利益必须优先于个人利益。新加坡因此建构了与美国式个人主义不同的政治文化体系,成为新加坡引人瞩目也颇多争议之处。”

另外,对于宗教的宽容态度也是李光耀的鲜明特色。“与所有的华人孩子一样,每逢清明节,李光耀都会跟着父亲到爷爷的坟前扫墓、献祭品、烧纸钱,跪拜叩头。祭拜祖先,这或许是全球华人最重要的宗教性体验。受华人传统的信仰方式影响,成年后的李光耀并没有建立独一的宗教信仰,但他并不排斥宗教,而是乐于学习各种宗教,博采众长,改善身心,指导人生。”

魏德东还引用了曾经《纽约时报》在2010年对于李光耀的报道,其中介绍说,李光耀曾经向朋友学习静坐,另外李光耀不是基督徒,但不妨碍他吸取基督教的婚姻与家庭思想,特别是对于婚姻誓言的持守。

而作为一名政治家,李光耀面对的是新加坡这样一个种族、宗教、文化非常多元化的国家。如何看待国民的宗教信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李光耀秉持了他一贯的实用主义哲学,主张信比不信好。他说:‘与其什么都不信,不如有个宗教信仰。政府希望人民有个宗教信仰,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或印度教徒,总比一个无所不为的无神论者可靠...我鼓励人们要有信仰,因为不管是信神或是信仰别的宗教,都有助于抗拒不良风气和使人产生回归惑。”

另外,在国家层面,理念重要的同时需要把理念落实到制度、体系之中才是最根本之处,这也是李光耀一生最大的原则之一,就是他比起人性更详细制度。在国家层面的宗教政策,新加坡则采取了在政教分离的原则,实行宗教自由政策。魏教授介绍说,在这个700多平方公里、500多万人口的国家,佛教、道教、孔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犹太教、拜火教等等宗教,都得到自由发展,各尽其能为信众与社会服务。政府的底线是“宗教团体不应该卷入政治”,比如在服兵役、堕胎等问题上,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看法,但宗教团体必须服务国家法律。1989年,新加坡发布了《维持宗教和谐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新加坡的宗教政策与实践。另外,新加坡非常强调不同宗教彼此尊重与谅解,避免分歧和争论,以促进发挥多元宗教在新加坡社会的积极作用,并且促进不同族群间的团结。

事实上,宗教政策是李光耀执政过程中谨慎对待的敏感部分之一,因为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民族杂居、多种宗教共存、面积很小的地区来说宗教政策影响也十分巨大,否则将很容易陷入到民族与宗教双重冲突、政治与宗教混杂的危机之中。基督时报同工查阅了新加坡文献馆的《试论李光耀的宗教政策》,其中介绍说,在宗教政策方面,李光耀政府执行宗教信仰自由、多元一体的宗教政策、以及严格执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