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愿上帝兴起活泼的教会:谈谈目前中国教会同质化的危机

作者: 王政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1月21日 09:02 |
播放

我大学时曾经参加过一个学生社团,是话剧社团。在里面三年,一起排练了很多话剧,最为记忆深刻的就是《暗恋桃花源》,我演路人甲,但剧照海报上有我,我深深的感觉到很骄傲。

后来离开念书的城市,也就离开了这个话剧社团,十几年来,大家各奔东西,在社会上打拼,生活的有好有坏。但是因为那段在一起的经历,大家格外的帮衬,在微信群里很活跃,都有着封印记忆带来的凝聚和同心。

有时候,有的朋友遇到了生活上的问题,大家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着,讨论着,最后也就能给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如果遇到涉及金钱和具体的事情上,也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这种感觉真好,真真实!

后来作为教会的工作人员,也作为普通的平信徒,参加了很多教会,有的是去培训,有的是去被培训;还有的是去聚会,接受牧养。给我的一个感觉是这样的,即所有的教诲都呈现一种深度的同质化,即差异不大,没多样性,基本上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牧师往往是庸俗的讲道,不厌其烦的叨叨劝勉,几节烂熟于心的经文,被翻来覆去的来回讲解。我曾经以为,是我的内心不驯服,没委身观,没把灵魂交给牧师,所以才挑剔。后来发现,我委身的不应该是个体的牧师和具体的教会,而应该是基督。所以,我的挑刺是有理由的,我并非希望牧师高言大智、振聋发聩或者醍醐灌顶开我的心,让我彻底佩服在主的话语里。我只是希望,我能在教会的讲坛上,得到与我生活相契的简单话语。

参加小组讨论时,我发现,所有的成员,都围坐在一起,小组长拿着门徒训练的资料,给大家程序化的讲解,在此之前是固定的破冰游戏。之后大家心不由衷的发言,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苦境,让大家为之祷告。最早的时候,我是很积极,很愿意告诉大家,我遇到了什么样的具体的困难。可是后来我发现,大家谁也解决不了,最后讨论言之无物,只能交给神,说要祷告。这是很无效的沟通。

经过研究,我发现原因出在了这里,即教会成员同质化太严重。大家的身份构成很单一,社会阶层来源很单一。当我真诚抛出一个话题时,大家讨论的角度都是基本一样的,而非从各个角度进行讨论。所以,也不会有实际的结果。久而久之,所有人都不愿意把实际的问题拿出来以提供给小组和教会讨论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无效的,是徒劳的。

而我在我大学时代的话剧社团的微信群里,我发现大家是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某一个人的问题。有的人给出的方案很极端,也有的很无用。但是经过一个有效的讨论,大家就能知道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了。所以讨论是有效的。

教会也有很多微信群,可是我在里面发现,大部分人除了复制黏贴,大家就是转发激情文、鸡汤文、苦情文这几大类风格的文。比如,其中不少激情洋溢的文探讨的都是世界大势、国际大事等等,从而离开了生活的巨细,离开了最真切的自我。在笔者看来,微信群里这类的讨论是最烦人的,因为这种讨论无用。虽然看上去争论很多,但却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真实的社会,离开一个基督徒赖以生存的社区和工作环境。很多时候,基督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尼泊尔基督徒殉道的故事,却不知道自己门前有几路公交车通过。这远远的脱离了信徒的生活。

教会同质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现象,按照教会发展的规律,包括耶稣的门徒,也都是个性鲜明,每个人在性格上和职业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样组成的教会共同体,是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小社会,信徒具有的知识集合起来,就能解决单个信徒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但是,现在的中国教会,信徒的构成高度的同质化。基督的品格是我们需要培养的,但往往我们把基督的品格误解为“一个模子里面印出来的”,所以常常笔者看到的是不知不觉间,我们是在为着教会能增进共性、消灭个性而祷告。

我的思考是:这样的教会是不正常的,是有缺陷的,在一个被转型社会中尤其明显,这使得教会成为了一个失效无活力的民间团体,不能正常的发挥民间社会的活力,发挥社会功能,比如一提起教会的社会责任,几乎所有的教会都是主张要去做,却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公益,只是期盼着哪里有地震就去救援、捐衣服之类的。

在笔者看来,同质化教会的形成,是神学和教义的原因,神学单薄而同质,导致大部分中国教会的教义单一,形成了内在闭环的教会生态圈,有一套万能的社会解释模式,滚刀肉一样,新鲜的社会常识无法进入,在教会留下来的人往往基本也比较同质化,所以教会无法完成自我的内部更新和进步。

作为一个普通的基督徒,我有感觉,也觉得这是更多人的感觉,希望教会充满人性化,多样化和个体化,以丰富教会的生活;也希望教会讲台上传讲的不是封闭的一套学理和无力的教导,而是一套信仰的开源代码,让每一个信徒都因着基督徒的良心和圣灵的感动而去自发书写扩展,因为人人皆祭司,人人若与耶稣基督有亲密的关系,都可以去书写、去扩展、去阐发和活出他/她的基督信仰,五光十色,美丽非常。

作为一个普通的基督徒,我希望,教会里面能有更多的意外和突发,能有更多的紧张和活泼,而减少程序化的小组聚会和灵修,减少很多故意的压抑和痛苦,多一些发自内心的微笑,多一些来自神的释放和坦然。

深夜来临,万物静悄悄,主在亲吻大地,基督徒在复原身心,以预备早晨的欢呼,预备人生的长途,愿望上帝兴起活泼的教会,以服事活泼的圣灵!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