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从《无问西东》看民国时期基督徒的社会面貌:教会的榜样只可以是传道人吗?

作者: 严以勒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1月31日 07:36 |
播放

近日有一部国产大片火爆上映,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具有颇为浓郁的基督教色彩,经典圣诗《奇异恩典》贯穿全剧,不仅引起基督徒的热议,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部影片讲述了在横跨近百年的四个不同时代里几位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有内心的挣扎,更有真诚的追寻,有时代的碰撞,更有暖心的超越。

不同的观众群体对这部电影有不同的观影视角。有人看到了纯朴的爱情,有人看到了久违的民国风,有人看到了人性里的真善美,有人看到了失传已久的大学精神。作为基督徒的笔者,却试图去阅读影片里呈现的基督教风貌。《无问西东》跨越四个不同的年代,其中有两个年代是在民国时期,从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稍微领略到民国时期那些基督徒的风采。

在影片呈现的多彩世界里,有多个基督徒(含传教士)的身影片段,其虽无声,却可谓胜有声。其中有在孤儿村服侍一群孤儿的断腿传教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往往是各自逃命,竟还有这样的爱心人士守护一群被社会遗忘的孤儿。这不仅仅是出于人性里的勇气和正直,更是对耶稣有关“好撒玛利亚人”教导的生动注解。这让我不禁想起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电影《六福客栈》里的那个英国小妇人(英国女传教士艾伟德)和她带领保护一百多个孤儿逃出日寇魔爪进入安全区的伟大壮举。

还有在雨中带学生跑步的联大体育教师马约翰,看这个名字你就懂得这位马老师的信仰背景。这是西南联大一位用英文上体育课的老师,他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前途,却放弃了政府更为优越的聘用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物质匮乏的联大,默默无闻地服侍这些大学生,践行自己的天职,并乐在其中。

在电影里四个虚构的主要人物最终溯源到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清华大学的老校长、西南联合大学的掌门人梅贻琦。虽然他在电影里只是配角,但他却是整个故事情节及其内在精神的启动者。最让人动情的,是电影里梅贻琦的一段经典对话:“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这段话点出了这部电影的精魂,不仅道出了人性和道德的高线,还有理想和信仰的传承,再次燃起人们对于探求真实和信仰的热望。

受到电影的激励,很多主内自媒体聚焦到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和他的信仰之路。多年前国内出了一本书《光与盐》,有对梅校长的生平故事和基督信仰背景的详细介绍。梅贻琦1889年生于天津,曾在基督徒张伯苓创办的南开中学求学。1909年,作为首批清华的庚款留学生前往美国求学。在美期间,梅贻琦参加了基督青年会的夏令营,并在此归信基督。此后,积极参与学校的基督青年会和中国学生的基督徒聚会,每周参加查经班,对信仰的认识得到了坚固。1914年,梅贻琦学成回国。同年10月,被聘为天津基督青年会干事。第二年回清华教书,正式开始其教育生涯。此后他再次出国深造,还借机遍游欧美,重点考察西方各地的基督青年会的运作方式及其理念。1926年,梅贻琦被选为清华大学教务长,五年后出任清华校长。抗战期间又出任西南联大的校长,在战火纷飞的中国缔造了教育界的又一大传奇。

翻开这份履历,看得出作为基督徒教育家的梅贻琦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高超的职业精神,更有服侍人的超凡理念。梅贻琦没有把他的脚踪没有简单地“锁定”在一个封闭的宗教王国里,而是踏出去,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服务大众。这一切都是受到基督教信仰的熏陶和耶稣教导的指引。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以耶稣基督提倡的“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机构的核心价值,这句话出自马可福音10:45:“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曾在青年会服侍过的梅贻琦肯定对这一理念耳濡目染,所以这一理念也贯穿于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服务大众的努力之中。虽然贵为校长(今天的清华校长行政级别相当于国家副部级呐),梅贻琦却遵循耶稣的教导:“谁愿意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他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里上尊下卑的等级秩序,把校长的职位看成“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的”仆人。

无论是断腿传教士、马约翰老师还是梅贻琦校长,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职业位置和社会环境,但在他们身上有几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平信徒式的基督徒人物,他们都没有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娱自乐的宗教世界里,而是效法基督的脚踪,践行耶稣的教导,深切地关怀着这个世界及生活其上的普通人。因此他们选择走向社会、服务他人,都在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服侍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活出“光与盐”的生命。他们实在是那个时代优秀基督徒风采的缩影和写照。

反观当下,今天的基督徒在教会里听到的榜样太多是和传道人有关,特别是宋尚节、倪柝声、王明道三位大牛级传道人甚至有被“神化”的味道。但我们为何就不能扩展一下视野,向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非传道人类型的)基督徒人物学习呢?他们作为基督的跟随者,达到了一种信仰的高度。而我们如果沉迷于宗教王国式的封闭世界,怎能产生出“光与盐”的功效呢?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