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基督徒历史人物之:传教士万应远小传

作者: 若望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2月01日 09:01 |
播放

万应远(Robert Thomas Bryan)为美南浸信会来华宣教士,他在中国侍奉长达50余年,对福音传播、教育事业贡献很大。

1855年10月14日,万应远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普林县,1881年从北卡罗来纳大学毕业后,立志成为一名宣教士,遂进入美南浸信会神学院学习,于1885年毕业。次年,受差会派遣,与妻子前往中国宣教。

万应远来华后,在江苏镇江侍奉。几年后,美南浸信会在上海的柱石晏玛太牧师安息,万被差会调往上海工作,并负责牧养老北门浸会堂。万应远在上海十分注重教育对于宣教的辅助作用,他开办了一所男校和一所女校,并一所圣经学校。

义和团暴乱期间,在江苏的美南浸信会与在浙江的美北浸礼会的同工都到上海避难,不过由于“东南互保”的政策,基本都安然无恙。不过这件事,也让同工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讨教会事工,规划教会日后的发展,尤其是教会学校的开办。

在这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让华人了解西方文化,消除盲目排外的思想,以促进福音的传播,同时也可以为教会、社会培养人才。万应远作为美南浸信会的代表与美北浸礼会代表柏高德一同负责这项工作。1902年,办学计划得到大多数同工支持,万应远遂回国筹款。

1903年,万应远在美国南部游说,向美南浸信会募得1.5万美元。此后两年内,他又得到4.5万美元的资金。他与同工用这6万元于1905年11月至12月间,在上海外白渡桥约6英里的黄浦江滩边基地165.5亩土地,作为为浸会大学和神学院的校址。1906年10月,浸会神学院开学,万应远为首任校长,他在此工作了6年时间。在此期间学校得到发展,于1911年与浸会大学堂合并,成立上海浸会大学(后改名沪江大学)。当时学校开设了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社会学等等学科。沪江大学也成为浸信会在中国开设的著名大学,培养了众多人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素来有“冒险家的乐园”的称号,吸引国内外不少人来此打拼。当时,有很多广东人闯荡上海滩,但他们终日忙碌于各种事务,心灵非常饥渴。万应远看到广东人的情况,很注重他们的灵性需求,在他们当中传福音,办教育。

1918年,万应远得到美国信徒的募捐与差会拨款,在北四川路白保罗路底(今四川北路新乡路底),购地建起了广东旅沪浸信会堂与崇德女中。崇德女中信仰气氛浓郁,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基本上是在沪广东人。教育以文商见长,尤以英文为其特色,社会声誉颇佳。50年代改名七一中学。

20年代,万应远在差会授意下,出售市内一些房地产,在闸北北宝兴路底购进一大片坟地,大事营建造屋,命名闸北浸会庄。民国13年浸会庄全部建成,明强中学与晏摩氏女中以及华人教师宿舍等都迁入庄内。后又在两所校舍中间建造1所怀施堂。

1936年,万应远安息主怀,在世81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