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微信

基督徒,你的信仰是否在流于形式化?

作者: 志献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4月12日 09:17 |
播放

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和品格的高下。”

对于认识一个人,始于容颜,终于品格。或许美丽英俊的容貌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但是对一个人由衷的欣赏与敬佩,却源于那一份美好的品格。而基督徒立足于世间,岂不正是需要用美好的品格让周围的人认识到基督的美好么?

耶稣在世传道的时候,多次用以“葡萄树与枝子”“好牧人与羊”来比喻门徒与耶稣之间的关系。这也真实的反映出,基督徒不仅仅从耶稣那里领受了永生,更是要与基督有更进一步的联合,从而在基督里面不断支取基督的丰盛,传承基督美好的品格。

然而在与很多基督徒沟通中不难发现,今天很多人对于真理仿佛是非常了解,甚至与对圣经也是非常熟悉,但是最痛苦的就是知识知道很多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任何改变,成为了头脑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所以在基督教的世界中渐渐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信仰流于形式化,缺乏了生命所带来的影响力。原本那能改变生命,扭转人心的道,在“老基督徒”身上却好像没有任何作用。耶稣盼望我们常常能在他的话语中,建立与神美好的关系,并因着不断成长,最后能“多结果子”。所以我们需要求主调整我们的心态与性格,管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在他的恩典中培养美好的品格,成为神所喜悦的门徒。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传递生命”,这一句话在基督教世界中不知道被多少人引用、传颂。因为每一位基督徒都知道,基督教不仅仅是一个有形式的宗教,更是有神的宗教。正是因为有神,这位上帝参与到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影响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让人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

想到初代圣徒,当别人一看见他们就能发现他们是跟随耶稣的人,就能感觉他们与基督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那是源于,初代信徒对耶稣的跟随不仅仅停留在祷告、读经、聚会中,更是源于他们的生命被改变,他们在生活中愿意顺服圣灵的引导,从而抛开他们原本的旧人与罪性,在全新的美好生命中去生活。从而活出了基督的那一份温柔、谦卑、舍己的样子,这种生命的影响力就自然而然的发动,从而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

生命的影响力与品格的影响力要大大的超出口头的传说。很多人都在想各式各样传福音的方式,想通过不同的渠道让人听闻福音,这都是正确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开荒布道者都是如此。但是当我们注重方式方法之前,我们更应该注重的乃是生命中那一份从基督而来的美好品格。

我们是安慰之子,让人遇见我们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一种从基督而来的接纳与包容;我们是谦和之子,让人看见我们就能感受到那一种和平的气息;我们是光明之子,让人看见我们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坦荡与真实。

就这现今来说,听闻福音的人很多,但是亲眼看见福音大能的人并不多。就像有些外邦人谈到他们为什么不信耶稣呢?是因为在他身边信耶稣之人的行为充满了诡诈、贪婪,所以直接让他拒绝了信仰。

传福音不仅仅是手中的技巧,更是需要心中的纯正,如果没有心中的纯正,即使将人带到有形的教会中,有是否能让人遇见那一位看不见的神呢?

有人说这个世界越来越好,说的不错,因为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世界变得更加的多元化。然而从人性的角度看呢?人却变得越来越丑陋。就像圣经中说的“人中日所思想的都是恶”,社会中凶杀、强暴、偷窃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家庭中出轨、欺辱、不孝的事情也变的越来越多。所以在如今末后的时代中,我们也真的看到人性里面的恶越来越多,正如索多玛曾经的日子。

而越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作为基督徒越要在世间将美好的品格彰显于世界中。我们不应该过着明哲保身、苟且偷安,只顾自己属灵的生活,而是要有更宽广的胸怀,有更大的目标,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要将基督的美好透过我们的行动见证于这个时代。

我们不应该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只能在教会中属灵;我们也不应该是道德的领袖,在道德的制高点俯瞰世人。应该像耶稣一样“道成肉身”,行走在人群中,用真实的谦卑、忍耐、舍己,影响身边的人,让人透过我们品格和美好的行为就受到安慰和勉励,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如同暂居的过客,匆匆而来也会匆匆而去,在人群中如同一粒沙尘平凡无奇,但因为耶稣基督的恩典我们生命中却承担的着一个永恒的使命,就是将耶稣基督徒见证给世人看。愿我们仰赖神的大能,在世界中活出光与盐的生命,用实际美好的品格见证耶稣。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