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访谈】牧者分享:中国基督徒传福音时当避免“帝国沙文主义” 和“征服者”心态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4月27日 10:17 |
播放

回顾基督教2000多年的全球发展史,和它的宣教史是分不开的。中国作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从汉朝就有使徒多马入华的传说,之后历经唐朝景教、元朝也里可温教,到明末清初的天主教、晚清入华的新教,可以说,中国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上千年作为宣教地的历史。

过去数十年间,伴随着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和基督徒群体的成长,中国教会也逐渐成为全球基督教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之一,并且也有中国的基督徒陆续开始走出国门把福音带出去,参与普世宣教。

日前,一位服事数十年的牧者Y牧师分享和提醒说,中国基督徒在参与普世宣教时不要走西方宣教国家的老路,避免他们曾经犯过的“帝国沙文主义”和征服者的错误姿态。

他还强调说,在面对自己的同胞时,也要更为尊重自己的文化,“中国基督徒首先要认同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

中国教会当然要参与传教,但要避免走西方的老路

Y牧师回顾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时代,表示“那个时代我们要客观中正地看。”

“我们不能片面得只是说任何一方面,它的确一方面是大国沙文、殖民时代的产物,那个时候不能回避的是是一些传教士的确觉得自己代表着当时最高等的文化,有那种不健康的优越感,当时中国处于西方殖民我们的这样大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人认为的耻辱。一方面它同时也带来当时全球的进步。”

“所以,这种两面性,1949年之后一直到现在,中国的基督徒在对待这段传教史的态度上都是很纠结。”

而对于历史上曾经西方传教士带有的“帝国沙文主义”色彩和“征服者”的姿态,自1970年代至今,“西方教会已经开始很多反思了”,尤其是在针对亚洲、南美等各地传教时“没有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引起很多的讨论和反思。

Y牧师谈到曾经给自己留下很深印象的一个电影《传教》(The Mission)。这是一部1986年由英国拍摄的电影,它讲述的是18世纪一位天主教团体耶稣会的传教士在南美传教的故事。

它获得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摄影奖。2007年4月,该片被英国《教会时报》(Church Times)选为“前50最好的宗教电影”之一,也被列入“梵蒂冈电影清单”中“宗教”分类中的15个最好的电影之一。

电影讲的是1740年代一位天主教的西班牙籍的耶稣会修士加百列神父(Gabriel)带着传教的使命随着西班牙军队征服南美。西班牙军队在征服南美时非常残酷,当地土著使用的冷兵器,西班牙军队使用的是热兵器,直接就是血淋淋的杀了很多土著人。这位加百列神父是很有良心的,在和当地土著多次接触之后被感动,他背叛了西班牙军队,加入了土著反抗西班牙军队。这部电影反映了曾经西方教会大航海时代后在向其他地区传教时曾经遇到过的一些真实情况。这个电影本身也是1970年代后西方对于传教历史中殖民者心态的反思。

Y牧师提醒说,回顾大航海时代之后的传教史,不可回避的是,“有太多的是帝国沙文主义和征服的姿态”,这也是我们今天中国教会在迈向全球宣教的路上要特别需要提防的。

他谈到自己多年来也接触过不少来中国的西方宣教士,其中不乏很多质朴单纯来服事的,也“见过不少内心有很多优越感的人,他觉得‘我是来宣教的,你们只有信基督教、而且是‘他那种基督教’才能怎么样怎么样,还得是他的‘那种基督教’。”

“正是这种心态,让不了解基督教的很多国人对此反感,比如认为基督教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非基运动就有过,这是当时中国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自发的对于这种征服式的基督教的一种反击,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这种所谓的‘基督教优越感’的反感。”

“今天,我们不能走这样的老路。”Y牧师强调说:“我们今天中国教会当然要宣教,但要避免走西方的老路。”

“我认同宣教,但是我不认同那种方式。我们当然可以说我们信的是唯一真神,但要通过爱和生活来见证,而不是言语和力量的征服。”

“宣教的方式有很多,宣教最好的方式是你的生活怎么见证耶稣,你怎么活出耶稣的样式,你当然也可以通过讲的方式,这个不可或缺,但人是有限的,人的有限性很强,即使一个事情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阐释。只是口头上的辩论和征服是没有力量的。所以,重要的是真实地活出信仰,去帮助当地人。”

Y牧师认为,他看到不少中国的教会和基督徒在参与世界宣教时复制太多欧美曾经的风格和路线:“我们在重复,尤其是城市教会在做时本身有一种基督教文明的优越感和征服者的姿态,跨文化宣教时说当地人你们信的是假神、你们的信仰和文化有严重的问题。这是刻意完全吸收西方的东西。要知道,即使现在在北美也是只有极端基要和右翼的教会才会这样做。”

“我们回顾下西方历史,是否可以提醒下大家,参与传教这样的心智没问题,但是能否真正谦卑下来,带着爱去帮助别人。”

他举例谈到近年来中国教会关注的回宣,说到“我宁愿去穆斯林国家不是直接宣讲基督教的教义,而是真实地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真正的爱他们。”

他再次谈到要在传教时避免一种不正确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是觉得因为我代表的是一种基督教文明,我这种文明更发达。我接触了一些国内的文化人和城市教会,他们就是有这种想法,觉得基督教文明才是最先进的文明。其实放在历史长河里面,西方只是在近200-300年工业革命之后才领先世界,而且不能说西方现在的发达仅仅是基督教带来的,有许多的因素带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让这种莫名的优越感阻碍了真正的福音传播。

“我们在看西方教会史的时候要学习教训,当我们在给邻舍宣教的时候要避免这个教训。”Y牧师强调说,“不是我反对宣教,而是说宣教要讲方式方法,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唯一真理。现在我们一些国内的教会不少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方式方法,而且是西方过时的方式方法。这是需要注意的,在参与普世传教时不要走西方的老路。”

中国基督徒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认同自己的根

Y牧师接着谈到,中国的教会和基督徒在面向普世宣教时避免优越感和征服者的心态,在面对自己的同胞时更是要如此,尤其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认同感。

“中国的基督徒首先要认同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Y牧师说,“在面对中国文化的时候,不要贬低,而且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信。”

“中国文化在世界任何文化面前并不低等。其实西方人很羡慕我们的文化,只不过我们近代错过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在科技这些方面比较弱。但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人文关怀、审美等方面并不差。我们作为中国的基督徒,要以我们的文化自豪。”

“另一方面,福音带给我们的更新是中国文化缺乏的一面,就是关于拯救和对人的有限性的承认。中国的文化历来讲究圣人,但是圣人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去做,所以反而现实中讲究功利的时候更多,孔子并不是完人。但耶稣是活出神的完全的圣爱,我们说我们相信神,神的本质是爱。只有每个人得到耶稣所给我们的那个圣爱,人和人、人和世界才能和平相处。

Y牧师认为,这一点是基督文化可以带给我们生长在中国文化之下的人的更新。“我们不能说我们历史悠久,就都不需要汲取各种优秀的文化了。”

他特别提醒说,在面对中国文化时,基督徒不能被很多错误的观点误导。比如“基督徒里面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中国如果不悔改,必然灭亡,因为中国文化就是龙文化,龙就是魔鬼,所以是不得救。”

“不少国际人士都来问过我怎么看待这个观点,我说一定要解释清楚。中国说的龙和西方的龙是不一样的,是翻译的误导带来的,这反映了当时传教士狭隘的心态。龙在中国文化里面代表荣耀、权柄、力量等,中国文化的龙这个概念在西方是没有对应的词,西方的龙是利维坦、怪兽的意思。所以,从最初的翻译开始就是一种误导。”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么灿烂的文化不可能没有神的启示在里面。”Y牧师以神学中的启示论阐述说,“就像神学谈到启示,分为特殊启示和普遍启示。以前我们人类看神好像是隔着帘子,我们只是认为耶稣完整的把神启示出来,这是特殊启示。而关于普遍启示,神在大自然和许多民族的文化里面的都有。我们在中国文化里面的真善美里面,可以看到有神的启示在里面。”

“中国的历史有几千年,延续这样长的文明在世界上是很少的。而且在这几千年历史里面,中华文明也是很先进的文明。”Y牧师进一步说到,“中华文明对于西方的社会变革曾经有过很多的帮助。我曾经读神学时学习西方的历史课时,记得很深刻的是课上很强调造纸、印刷等等这些中国古代的发明对于欧洲改革、宗教改革有很大的意义。这些是我们自豪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看到和承认我们自己的文化里面这些好的让我们自豪的东西。不能说‘自己是基督徒了,就不是中国人’了。在我看来,‘你到底先是基督徒,还是中国人’这其实是一个伪争论。这是故意假设成两者是对立的,但其实这可以是不对立的,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我出身就是中国人,我成为基督徒是说我有了这个信仰了。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情。”

“我们教会和基督徒在中国是少数群体,我们还没有被中国的大众、文化界完全接受。”Y牧师实事求是得谈到现状,他认为,这更需要中国的教会和基督徒“有一个平和、谦卑的态度”去和非信徒大众和文化界去交流,“如果把中国文化斥责是低级的,那是很容易引起反感的,因为文化是中国人很看重和自豪的一部分。”

爱心和谦卑才是传福音的真正利器

最后,Y牧师表示,我们真正可以征服别人的只能靠着谦卑和爱心。

“我们只能用爱心征服别人。”他说到,在我们给邻舍传福音时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基督信仰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谦卑。这种谦卑是骨子里的谦卑,就好像当你面对一个浩瀚的宇宙时你不能自夸什么。我们人常常犯一个错误,不懂得谦卑。”

“人必须谦卑。福音书中耶稣说了很多,主说我们要回转像小孩子。”Y牧师表示,当我们带着谦卑的姿态去靠近邻舍时,福音的力量也可以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