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冰心的基督信仰与真实人生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5月15日 08:28 |
播放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通商口岸福建福州一个军官家庭,有着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和教育,后来入教会学校贝满女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后来转入文学系。

冰心虽然从小就生活在通商口岸,大家庭中又有人信仰基督教,后来入教会学校学习,但是冰心对基督教的态度却不同于传统基督徒,冰心不注重仪式,对于礼拜和洗礼始终抱持着无所谓的态度。“我是很随便的,在燕京时受过洗,不过并不是在什么大教堂内,只是在一个老牧师家里。因为当时先生说许多同学都在看我的样,我不受洗她们便也都不受洗我说那容易,便那么办了。我是不注重宗教仪式的,只以为人的行事不违背教条好了。”这可能是国内传统基督教对冰心比较陌生,并不把她列入基督徒行列的原因所在。

虽然冰心对于仪式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对于基督教博爱和牺牲的精神核心却高度认同,并在自己的作品和之后的人生实践中,躬身力行。

因此,纵观冰心的一生,其内心所坚持和信仰的无疑践行耶稣的教导。这与她的家庭氛围和自由派基督徒司徒雷登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对于宗教的态度,冰心并没有像传统基督教那样持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而是保持着一种宽容和尊重。1949年在日本所做的《怎样欣赏中国文学》的演讲中,她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己的宗教态度:“中国人是非宗教的民族。非宗教并不是反对宗教。中国没有国教,没有以神道来设教。……孔子所说的天,并不是其他宗教所谓之天堂。孔子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孔教不是宗教。宗教本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崇拜偶像,另一个是相信来生。在儒教里这两个条件都没有。中国宗教是后来输入的外来的宗教。……有一个家庭里的人们信仰好几个宗教。彼此不会冲突,也不会发生太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在西洋是绝不会有的。文人……都是到了失意穷途,以宗教自解,而不是积极的信奉……中国人是非宗教的,这是到过中国的人都能感觉到的。”(《怎样欣赏中国文学》,《冰心全集》卷 3(豪华珍藏本),〔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60-461页。)因此冰心对其它宗教抱着开放兼容的态度,她在《我与古典文学》中说宗教联系着人类共同的人情物理。冰心心目中,爱才是核心,排他的宗教不过是把爱给撇弃了而已。这类似于特蕾莎修女的思想。

冰心并不是一个盲目的宗教徒,而是有着独立思考的基督徒,虽然她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在美国白人基督教会的学校里,但是当她到美国留学,看到美国南方的黑人竟然不能和白人一起礼拜,她内心充满疑惑和不满,这与她接受的耶稣的博爱与平等不符,对这种种族隔绝的歧视政策忍不住发声,在《悼杜波依斯博士》的文章中写道“如果在礼拜上帝的会堂里,也奉行种族隔离的话,那还算是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宗教吗?”

她更是在小说《相片》里,通过主人公李天锡公开批评美国教会对中国的区别对待。冰心借李天锡之口说道“真的,还有时候教会里开会欢送到华布道的人,行者起立致词,凄恻激昂,送者也表示着万分的钦服与怜悯,似乎这些 行者都是谪逐放流,充军到蛮荒瘴疠之地似的!——国外布道是个牺牲,我也承认,不过外国人在中国,比中国人在外国是舒服多了,至少是物质方面, 您说是不是?”从这部短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冰心对待宣教士来华中的态度是十分警觉的。在基督教宣教背后的种族歧视,并不能被其所宣扬的教义所掩盖。

冰心不仅是个独立的基督徒,也是个热爱大自然的自然神论者,她从自然中赞美上帝。

无疑,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耶稣也在其布道中,赞美大自然,在圣经旧约对上帝的赞美中,都会提到大自然的雄伟,以彰显上帝的伟大。著名的天主教修士方济各会创办者圣方济各,同样是一位热爱自然的伟大修士。冰心也是一个类似于圣方济各一样的基督徒,她热爱大自然,在诗歌和散文中,倡议大家回到大自然中,静下心来,聆听上帝的伟大创造。

在文章《再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五》中写道“谈到我生平宗教的思想,完全从自然之美感中得来。不但山水,看见美人也不例外!看见了全美的血肉之躯,往往使我肃然的赞叹造物。”

其在诗歌《秋》中写道:
“阴沉沉的树荫,一角的天;红的是致瑰,绿的是芑。卷起帘来,点是这一幅图画,好虽好,未免也有些儿烦腻了。
一夜秋风吹透了——
卷起帘来,却已经又换了一幅,菊花开着天也高了,庭院也开朗了。
呀!看他大刀阔斧,造出了海阁天空的世界,是何等的建设,何等的破坏。
青年呵!
我们也有这样刚强的手腕么?
有他这样朗洁的心胸么?
青年!一齐打起精神来,跟着他走
……”

这就是冰心对大自然,对宇宙寄托的情感,这情感来自于对上帝的赞美,对上帝的创造和创造的大自然由衷的赞叹。这才是一种信仰精神。

除了对大自然情感之外,冰心还恳请上帝,引导人们建立完全的人格。完全人格,在冰心那个时代并不陌生,革命家陈独秀也同样欣赏并提倡耶稣的完美人格,甚至出现了基督教救国运动,在运动中同样提倡耶稣的完美人格。虽然我们不能达到耶稣的完美人格,但是确实可以效仿和学习。这完全的人格,更确切的说,在冰心那里是“爱的人格”。我们要建立的是像耶稣那样坚韧、宽容、充满怜悯的爱的人格。

不仅在她的小说里,这种爱的人格集中体现在主人公身上,同样在现实中也体现在她的行动上。抗战胜利之后,冰心在演讲和文章中,总是向她的日本朋友提及人类之爱,提及耶稣的博爱,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地爱,而是“要以基督之心为心,仿效他伟大的人格”,“争到自由,辨明真理之后,我们要‘以德报怨’,用仁爱柔和的心”,“走上和平建设的道路”,让“伟大的爱的人格”、“爱的伟大的力量”,“充满了全世界”(《给日本的女性》、《从破旧的信说起———在东京大学讲台上》、《从去年到今年的圣诞节》)。

纵观冰心一生,爱始终是她行为、为人、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她一生都在实践者耶稣的精神和教导。因此冰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基督徒,其从美国传教士,尤其司徒雷登身上接受到的恰是对耶稣精神的追随,而抛弃宗教教条的束缚。

在冰心心里,耶稣不是让人来崇拜的,而是学习和效法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