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微信

二元论自然观的基督教起与源今天的环境问题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9月19日 08:20 |
播放

人对自然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集中体现在他们在不同时代的宗教信仰上。宗教不仅是一种世界观的反映,也是自然观的反映。

宗教的起源,按照学界传统的说法,起源于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认为自然与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思想,甚至有时候这些自然的力量会超越人自身,从而主宰者人类自身的命运,因此自然的力量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起源与成长。

万物有灵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连续性。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技术的进步,逐渐由恐惧转向敬畏。

宗教的发展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成长,逐渐由自然崇拜转向自然宗教,这些自然之神不仅有着强大的力量,还有着与人一样的性情和故事,这体现在古希腊的宗教神话中,也体现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以及天庭神话里。这些自然之神虽然贵为神灵,但是依然可以通过某种自然的方式与人沟通,这些自然的方式包括自然灾害或者自然奇异现象。

在这个阶段,人们关心着自己的生存,这些神灵的形象和性格就是他们这种对命运关心的投射。

在这种宗教观念之下,自然是有机的,有着与人一样的性质,人与自然也是延续的,人们对自然是一种依赖之中的恐惧,他们小心翼翼地侍奉着自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必须的资源。

这种自然观念一直保持到近代自然科学之前,包括基督教诞生之后,整个中世纪的时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教在诞生之后依然是自然宗教,但基督教却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

基督教的诞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大进步,对上帝创世的描述,让人们把自身与自然区分开来。正如斯塔克在他最近一本著作中所言:“在基督诞生之前的地球上,几乎所有地方神灵都被认为是复数的并且是不可信赖的。除了具有一些魔力和或许有水生的天赋之外,神灵们关心着普通人一样关心的问题,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弱点。他们进食、饮水相爱、嫉恨、通奸、欺骗、撒谎,或者是树立一些在道德上‘无益于教化的榜样’。”(斯塔克《基督教的成功:耶稣运动如何成为世界最大的宗教》,中文译名《一个社会学家笔下的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

上帝经过耶稣之口,成为一位与人与世界都不同的神,祂独立存在,有着自身的理性,但和人区别却不绝对隔开,基督教的诞生意味着人类的自我意识的成熟。

这样一位创造世界,关心自然,护理着我们与环境的神,与过去的自然之神不同,祂不仅与人不同,而且还有着道德的属性。

但上帝的属性是一回事,人们对上帝属性的解读又是一回事。自从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后,上帝的观念因为政治的需要逐渐脱离耶稣的教导,向着君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超神论之下的上帝。

超神论的上帝成为高高在上的君主,为了自己的绝对权力而不断排斥自然,就像犹太圣殿的至圣所。

被祭司阶层塑造的超神论上帝,必须不断远离自然和人类才能形成绝对权威,这样才能形成祭司权威的根本根源。

这样在上帝与自然之间的二元论就形成了。这是后来近代哲学开始者笛卡尔的物质和心灵二元论的滥觞。

上帝的绝对性要求他必须远离自然的一切特性,必须排斥自然的一切属性,这种排斥而来的二元论,不仅是两种不同属性之间的排斥,还包含着道德的秉性,自然的、物质的意味着消极和污秽的,而上帝的则是高贵的。因此,人作为上帝的信徒,也同样区分成肉体和精神,同样人也要与自然世界划清界限。这里我看到柏拉图主义的回响。

被认为反对基督教的近代哲学的诞生,反对的不是上帝与自然世界的这种二元对立,而是反对教士阶层对这种对立解释的垄断。现在近代哲学家们所做的是打破祭司的垄断,而将这种对立普及到自然科学中去。哲学家们是想告诉大家,二元对立,精神与物质的不同属性,是世界存在的根本模式和结构。

“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依赖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这是笛卡尔对实体的定义。因此,心灵和物质两个实体,是两种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属性,彼此互不依赖。

笛卡尔以降的二元论,无疑来自于上帝与物质自然世界之间二元论。按照这种二元论的发展趋势,后来的机械论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笛卡尔的二元论显然带来另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那就是何以解释两种实体之间的协调。斯宾诺莎提出了不同的哲学理论,以回应笛卡尔的困境,那就是上帝实体论。他认为只有一个实体,就是上帝,他把实体定义为:“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之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显然,照这个定义看来,笛卡尔的物质和心灵都不是实体。

按照斯宾诺莎的理论,显然自然就是上帝,这明显带有泛神论色彩的理论,遭到了宗教家们的反对,很快斯宾诺莎被从犹太人群体中开除。

但是,并不是因为斯宾诺莎将二元论统一为上帝实体,这个貌似一元论的理论就解决了二元论之间的问题,二元论观念之间的矛盾是深刻的。而这深刻的矛盾根源,就是人们的宗教信仰。

这种困境同样吸引着后来的诸如休谟、洛克、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精力。

以工业革命为开端,工业化大生产为特色的现代社会,更是直接继承了这种二元对立的理论,将机械属性加到自然身上。自然失去其神圣和神秘的特性,人们对待自然也不再敬畏和尊重,而是像对待机器一样。正如美国作家麦茜特所言:“关于宇宙的万物有灵论和有机论观念的废除,构成了自然的死亡一一这是`科学革命'最深刻的影响。因为自然现在被看成是死气沉沉、毫无主动精神的粒子组成的,全由外力而不是内在力量推动的系统,故此,机械论的框架本身也使对自然的操纵合法化。进一步说,作为概念框架,机械论的秩序又把它与奠基于权力之上的与商业资本主义取向一致的价值框架联系在一起。机械主义……最有影响力之处在于,它不仅用作对社会和宇宙秩序问题的一种回答,而且还用来为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辩护。”二元论最终成为现代的商业和工业主义的注脚。

如何看待自然,这根源于我们信仰深处的上帝属性,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事情。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