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中国基督徒蓬勃增长背后原因 BBC特稿表关注

作者: 王新毅 编译整理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1年09月15日 02:10 |
播放

 很难有人可以确切的说出到底今天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但无人能够否认的是,中国基督徒的数字正在呈现着一种蓬勃性的增长。

这不仅引起中国多位社会学者的关注,一些国际媒体近年来也对中国基督教所展现的活力背后的原因抱以探究的态度进行研究。

日前,英国广播公司(BBC)一篇题为《中国基督徒增长与精神危机》的特稿再次关注此话题。这篇特稿属于BBC的一档节目《神在中国》中对于基督教与天主教的部分(God in China, Christianity and Catholicism)。作者提姆-格雷厄姆(Tim Graham)是牛津大学圣安尼学院St Anne's College, Oxford)的院长。他对于中国基督徒的蓬勃发展很有兴趣,于是自己来到中国与当地的教会,与本土的牧者和信徒交流,试图探究背后的原因。

提姆在文章一开始即开门见山的提出疑问:“随着中国基督徒的数字在成倍的增长,中国很多的教会也呈现人数满溢的状态。在过去,艰难的环境令不少人转信基督,而如今的增长是否可以归因于泛滥的资本主义?”

提姆说到基督徒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基数,政府机构所公布的数字是2500万,其中1800万是新教徒,600万是天主教徒,而独立的机构则基本都同意这已经远远低估了实际的数字,有一较为保守的估计是约有6000万。但无论多少,他感慨道:“可以说,目前主日在教会的中国人已经超过了整个欧洲的基督徒数字…..在中国,从偏远小农村的农民到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年轻的中产阶级,都会看到基督徒的身影。”

几十年前,因为对于宗教的误解和文化大革命,宗教成为一种被“杜绝”和“根除”的对象,但面临艰难的困境,许多基督徒却用生命作为代价秉持了自己的信仰,在艰难中基督教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在这种对信仰忠贞的力量中成长起来。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再次被落实,基督教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比较说,官方的天主教增长很快,而与之相比,官方的新教教会比天主教则成长的更快。他曾经在今年复活节的清晨于北京市区里面参加了五场新教教堂的礼拜,发现其中每一个都超过1500名敬拜者,甚至常常会有主日学因为人数过满溢出到大街上的场景

“但是这些数字在非官方的家庭教会面前则显得是矮子了。”提姆接着感慨基督新教的家庭教会所呈现的增长与活力。他坦承,因为过去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当年基督新教入华与帝国主义所有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当年中国反对宗教的一个原因,而如今由于担心美国传教士的影响和家庭教会自身神学的特点,有关部门仍旧对家庭教会有一定的担心。但他则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从其他方面看,中国家庭教会更多呈现的是一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自己的属灵复兴——“拥有神奇魅力、充满活力的和年轻的”。

他还说到,一个与政府亲近的中国学者告诉他说对于家庭教会,中国政府并不打算像对待邪教一样。如今,在一些领域,政府一些部门也正在寻求将基督教列入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力量之中,比如由于当前中国年轻人离婚率不断攀升的问题,一些部门对西方福音派所推崇的“

“阿尔法婚姻课程”展现的对于婚姻的维护很有兴趣。但与此同时,家庭教会仍旧受到一定的限制。

到底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来到教会?这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作者也坦承也是政府一些部门所想了解的。对此,他说到时下被中国人常常用到的一个词“精神危机”,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最为渴求的是变得富裕,拜金主义、信任危机也都成为风气。

中国最著名的宗教学者之一何广沪告诉他说:“崇拜玛门(圣经中玛门是金钱的意思)正在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目的。”谈到不少人转向教会,何广沪说到:“我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很多其他的东西让人不会感到满足….而是去寻找他们生命中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当基督教降临到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会紧紧抓住这个。”

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的基督徒对作者也描述了她的教会的情况,一番话也许让人能够更好的理解为什么现在都市中不少人会对教会感兴趣的原因。这位女孩说:“在这间教会里面我们有50名年轻的专业人士。他们每一个都非常忙碌于工作,大家都没有时间社交,甚至即使在社交中,也会戴上一副虚假的面孔。但是在教会里面,人们感受到温暖、欢迎…..他们感到人们真的爱他们,所以他们真的想加入到其中。很多人为了这个而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