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微信

王文锋:告诉你真实的中国教会?!(书稿连载十一)

作者: 王文锋 | 来源:基督时报蒙作者赐稿首发 | 2011年09月19日 03:18 |
播放

续:王文锋:告诉你真实的中国教会?!(书稿连载系列十)

6、海内外的个别重要人士

要了解当代中国教会的发展状况,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机构和媒体单位外,有几位人士是必须要提的,如果忽略了他们,就等于忽略了一个了解中国教会的重要渠道。这些人物包括赵天恩牧师、余国良先生、包德宁牧师、梁家麟牧师、邢福增博士、黎业文牧师、傅希秋牧师、刘同苏牧师、范亚峰博士、刘澎教授等。

在介绍这几位人物前,先大体了解一下他们的处境和背景。首先从地域方面来讲,这几位当中除了刘澎教授和范亚峰博士外,其他几位都身处海外,这也体现了一种状况,那便是如想直接研究中国教会的课题,在中国国内是很难有立身之处的,换句话说,在中国国内是很难有学术空间进行中国教会的客观研究。而目前仅仅存在的几位比较开明的学者(如刘澎、高师宁、于建嵘等)也都是基于自身仅有的课题项目进行一些有限的学术研究。其实就算是他们自身有名正言顺的学术身份,其研究报告也很难在国内取得发表的许可,他们往往要么以非正式的方式私下印发,要么拿到海外去出版。笔者非常钦佩这些身在体制内却关注体制外的开明学者,我深信历史将不会忘记他们在中国教会艰难的发展史中所留下的宝贵足迹。

其次,是这几位海内外人士的身份。这几位代表人物,其中梁家麟、邢福增、刘澎是属于学者型的,而刘同苏、包德宁是属于纯牧者型的,其他象赵天恩、黎业文、余国良、范亚峰、傅希秋等则是属于“两栖做战”。

再者,就是这几位人物的立场来讲,除了余国良先生是跟基督教两会接触外,其他的人大多是持同情家庭教会的(刘澎教授则基本是置身教会外的研究学者)。这似乎也说明了目前海外研究中国教会的重要学者和牧者多数是持支持或同情家庭教会路线的。而具体到学者和牧者的分布区域,似乎又呈现了北美和港台的两角戏,这其中由于台湾学者鉴于政治的敏感度已渐渐淡出了研究中国教会当代史的主流舞台。因此就目前研究中国教会的海外人士分布来讲,似乎呈现了香港和北美的对角戏。而就这两个地方来讲,香港有关人士的研究视角似乎呈现这样的境况:基于学术进路而非教会立场(除了黎业文牧师外);而北美学者则往往过多是基于教会立场而非学术研究的进路。

还有,就几位代表人物之政教关系的态度分类,赵天恩、黎业文、刘同苏基本上是作为一位牧者来支持或同情中国家庭教会的发展状况;而范亚峰、傅希秋则是作为基督徒维权人士来关注中国政教关系的全面进展;余国良、包德宁则是以开展事工为主来积极关注中国教会的发展,这其中,余国良牧师接触的是基督教两会,而包德宁牧师则采取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两头都接触的路线。而来自香港的梁家麟、邢福增以及国内的刘澎、高师宁、于建嵘等人则纯粹是从学者的角度来关注中国政教关系的发展前景。

  不过,可显而易见的是,不管如上这些牧者采取什么样的路线和方法,中国教会历史的进程必定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发生变化。这其中象已故的赵天恩牧师因着创建中国福音会以及大力开展培训事工而整整影响了这一代中国家庭教会牧者的属灵素质;而象包德宁这样一位来自西方的宣教士,因为几十年来如此热爱和关心中国教会,似乎体现了一位戴德生式人物的当代版;而象黎业文牧师十多年来奔波中国各个角落大力开展神学培训的事迹似乎体现了一位“旅行者式”的神学教育工作者。而象敏感人物傅希秋和范亚峰则因为开展以维权为主的机构而展开这一代中国教会维权运动的序幕。象梁家麟、邢福增、刘澎则基于学者的身份而积极投入了学术进路的思索和研究之中,象梁家麟和邢福增积极在捍卫香港学者对大陆教会研究的特色角色,象刘澎教授则几乎将一切的心血投在起草中国“宗教法”的伟大理想里。

毫无疑问,对于处在特色时代的中国教会来说,这些人物的存在是非常宝贵的,或许他们的思索和研究还会受到环境的种种局限,但是因为他们的信念和使命,众多海内外人士可以通过他们的一系列举动和措施从而更清晰、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教会的方方面面。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