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关于祷告:四个方面的重要提醒

作者: 香柏木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09月26日 09:15 |
播放

【太6:6】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祷告的生活是基督徒不可缺少的灵修生活之一。如果说读圣经像吃饭,那么祷告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基督徒什么时候开始停止祷告,失败软弱也就会随之而来。祷告是基督徒得胜的秘诀,也是服侍主得能力的方法。

主耶稣在传道期间,常常上到山上或是退到旷野里面去祷告。在拣选十二门徒时,主耶稣整夜祈祷寻求明白父神的旨意。在客西马尼园里,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字架苦难,主耶稣依旧借着祷告得着战胜苦难的力量。

在祷告方面的经历没有一个人比主耶稣还要丰富,我们需要学习主所教导的祷告方法中四方面重要的提醒。

一、要进你的内屋

我们在与主祷告的时候,的确需要一种安静的环境,不受外界任何的搅扰;是单独与主相处并完全沉浸在与主甘甜交通当中的一种状态。这样高质量的祷告,有助于基督徒灵命的进深和成长。

如果外在的条件允许,最好是有一个单独祷告的房间。并在一天当中有自己固定的时间去与主交通和祷告。在这样的学习和操练中会让我们有固定的祷告生活。像但以理一日三次,跪在他的神面前祷告和祈求。

如果没有这样的外在条件,也没有关系,就要学习进入到我们心里面的内室,进到心灵的深处。学习从一切吵杂烦乱的环境里面以及忙乱的生活中,把自己分别出来。退到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里,和主亲近。

有时候我们在外面作主的工作,常常需要坐飞机、汽车,虽然外面很忙也很累,而且在车站有很多吵杂的声音,旁边有人放着音乐,还有孩子的哭声。可是我们却可以进到心灵的最深处和主交通,用心灵诚实在里面和主倾心吐意。

然而,要想直接从外在嘈杂的环境当中直接进到灵里的深处与主交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学习,每一天有固定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来和主祷告。再慢慢的操练从嘈杂的环境当中进到内室里,与主甘甜的相交。

二、关上门

我们在与主祷告的时候,需要收回一切纷乱游荡的心思,这是关上心门的学习。

如果在祷告时,心怀意念不是安静就没有办法真实进入属灵祷告的感觉当中。仇敌会借着我们的意念给我们各样的想法,每一次祷告它会来打岔搅扰。比如说刚要跪下祷告,突然想起衣服还没有洗,其实衣服放在那里已经一天了,只不过祷告的时候,仇敌就会让我们想起衣服还没有洗。这样就没有办法专心的与主交通。

如果是出于仇敌的搅扰,我们需要靠着主的宝血,用坚固信心来抵挡它,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

我们不仅要学习抵挡仇敌的搅扰,还要主动把游荡的心怀和意念收回来。如果有哪一件事情总是让我们放心不下,满心牵挂,那就需要安静在主的面前专一的为着这一件事祷告。一直祷告到里面有主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祷告到把这件事真正从自己的手中完全交托给神,当里面的忧虑、牵挂、不安出去的时候,心门才能关上。

三、祷告你在暗中的父

我们的祷告要有一个明确的对象。我们是来到至高的神面前,祂也是慈爱的天父。

很多基督徒的祷告,讲很多属灵的言辞,里面也有很多属灵很高的思想,但给人的感觉就是缺少了祷告对象,好像在对着空气说话。很多基督徒的祷告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也是一种心愿的表达,却缺少了直接来到神的同在中与主心灵诚实的倾心吐意。很多老练的基督徒,很容易就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作一个很长的祷告。可是他里面却没有真实的遇见主,灵里也没被圣灵感动。

一个真实与神的祷告,就像一个孩子和他的父亲交谈一样,两人之间彼此的交心和谈论,让彼此都变得熟悉和亲切。我们的祷告也该如此,每一次的祷告都是来到父神的面前,借着交通明白父神的旨意,祷告之后与主的关系更加亲密,在和神稳定的关系上,活在神的同在里。

四、父必然报答你

最后我们需要带着简单的信心,里面存有活泼的盼望,等候神的的回应。因为我们的父祂会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当来到神面前时,祂不会叫我们空手而归。就算现在祷告还没有得到答应,但要带着单纯的信心,心里存有活泼的盼望等候神。

神虽然没有照着我们所求的成就,但祂可以照着祂所要赐给我们的福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如果神没有照着我们所求的来答应,就是要把更好的给我们。

我们需要在祷告中等候神旨意的成就。神有祂作事的方法,也有祂成就的时间,我们只管安静等候,祂既应许说会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就信祂不会失言。

多祷告,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不祷告就没有能力。这是流传在乡村基督徒中间的箴言。在祷告的功课上,我们还需要竭力的学习,效法我们的主耶稣。用祷告影响我们的生活,托起我们的侍奉,建立我们的生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