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微信

福音影评丨观《妙手情真》有感:心灵医治是生命的转换和蜕变

作者: 沐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2月22日 09:36 |
播放

《妙手情真》是由汤姆·沙迪亚克执导,罗宾·威廉斯、莫妮卡·波特、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艾尔玛·霍尔主演的喜剧电影,于1998年10月2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主人公帕奇亚当斯在六十年代末进入弗吉尼亚医学院学习,而他毕业后,自己就成立了一个诊所,致力于研究和实践更接近的人性化的治疗方法(用不同方式进行心灵辅导)。

随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亚当斯个性化的诊所受到了一些媒体的访谈,与此同时他出版了一本关于个人的心路历程与心灵治疗不同方式的书籍。在书中,亚当斯阐述了他以幽默的方式打开患者的心灵;也解释自己为什么穿得象个大猩猩,来博取患者的一笑;而又为什么在病房里堆满气球或在浴缸里装满蜡烛以引起欢笑。目的是想要给病人精神上的接近或说纯粹的欢笑,用这种减压的方式来减缓病人的紧张情绪。亚当斯以先驱者的身份提出了,医生应该主动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人,他坚信,同情、加入和心灵相通对医生来说,与医药和技术的使用一样重要。

    其实刚开始没有多少人赞成亚当斯的观点,学院院长瓦尔考特尤其反对他的方法,亚当斯的室友米奇也认为他是一个幼稚的家伙。但亚当斯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影响了一些人,包括学院的护士乔蕾塔,同学楚门和卡琳。随后亚当斯发现他在儿童病房大受欢迎,因为他的可笑、古怪的方式驱散了儿童们的恐惧感,所以他致力于儿童的精神治疗。

亚当斯打破了传统方式对付心理的问题,发现了人真正的需要,明白了爱才是化解问题的终极方法。他在治疗别人的过程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亚当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了一个诊所,每个人在这里不仅遇到了医生,还遇到了朋友。

本影片主人公帕奇亚当斯给我的第一感触是,他是帮助别人从心灵抑郁、消极悲观中转变成为乐观、积极并且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人。虽然他不能改变周遭环境,但他的成功在于改变自己做人的态度,他找到了一种“家”的归属感,这归属感是来自心灵的医治。

亚当斯所实践的不仅是心灵医治的过程,更是生命的一种转换过程。从不懂得聆听到学会聆听别人,从不明白辅导到辅导别人,从不明白爱的含义到懂得爱人,最后从一个弱小的人蜕变成为一个心灵辅导员(医生)。

原来这都与人在经历中一些层面上的反思、感悟、总结和实践有关,所以我们所经历并反思、感悟、总结和实践,将决定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从亚当斯身上看,开始的他是一个不明白怎样去面对生活的人,想法比较消极和负面。但逐渐他改变自己后进入到另一种生活环境,去观察发现、感知、探索、思考时发现,原来生活并不是头脑中那种狭隘想象中的样子。

亚当斯成为辅导员的历程是充满探索和磨练的,他从自己理性能接受的活动,再把这些带给更多的人,辅导的出发点是有想法、有创作能力、有亲和力。但做这些也并不是盲目进行,而是有计划、谨慎小心、细微观察、了解情况后大胆辅导。还有就是面对不同的人群,亚当斯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到被辅导者的处境以及生长环境背景。虽然作为辅导员总有碰壁时,但亚当斯是一个有毅力、敢于挑战困难的辅导员。

这也提醒每个作为辅导员的人,在合适的时机需要给被辅导者心理上的共鸣,让他明白自己的生命被鼓励、被重视,他和每个人一样都拥有完整的生命。

其实辅导别人并不是靠自己改变别人,因为人终究不是心灵的医治者,真正心灵得安慰,是被辅导者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所做出的调整和自我改变的成长。所以《妙手情真》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启发不仅仅是一个心灵医治的过程,更是生命的一种转换过程和蜕变。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