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微信

思考丨基督教为什么要进行福音到福祉的转变?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4月06日 09:19 |
播放

福音是什么,基督徒都知道,福音的意思就是好消息。关于什么的好消息呢?传统教会的教义是关于拯救的好消息。

传统基督教把好消息的范畴限定在宗教救赎上,这些救赎包括属灵的平安,以及通过对永生信念的确立来重新解读死亡,从而消解对死亡的恐惧,建立死后世界的图景。

诸如那些爱人如己、爱邻舍以及节制的生活等偏向世俗含义的教义,虽然在传统基督教中也有所论及,但是并没有成为核心内容。

正是把宗教救赎作为关注核心,也就自然地将讨好上帝作为实践的中心。实际上,上帝为中心的信仰,最后因为将上帝封印在圣经中,又变成了圣经为中心的圣经崇拜。

因为上帝的无形与大能,让人无法把握和认知,因此把上帝限制在圣经中,通过神圣化圣经来避免上帝的不可捉摸性,这是传统教会圣经崇拜的原因所在,也是为什么传统基督教被称为圣经教的原因。

由于传统基督教把福音限定在宗教救赎上,把耶稣符号化成救赎的通道和工具,这就决定了传统教会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方式不是参与,而是排斥。

宗教救赎为特征和内容的耶稣福音,由于其关注点在彼岸,因此耶稣所有关于参与世界的教导,都最终仅仅成为消息。传统教会的福音,也仅仅落实在消息上,并没有其它的内容。

福音是好消息,但并不是停留在消息上就可以的。因此,耶稣所传的福音,并不仅仅是消息这么简单。

好消息这个词,包括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形容词“好”,这个词来形容“消息”的性质,好显然意味着对当下苦难的回应,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他的担子是轻省的,他的扼是容易的。后一个词“消息”呢,显然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信息,这个信息承载着一个关乎世界某一具体事件的新状态,他注定不是空无的,也不是与我们当下无关的,但是在没有转变成我们能体会到的结果之前,它还仅仅是消息而已。

对于干旱的我们来说,天气预报明天下雨,这是一个好消息;对于饥饿的我们,开饭的信号就是好消息。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收到了一连串神秘的信号,没人可以解读它们,在解读之前,这个消息都不能被定性为好还是坏,对于已经吃饱的我们来说,开饭的信号显然也算不上好消息。但对于饥饿的我们来说,开饭的信号之后并没有饭可吃,显然这也不是一个好消息,仅仅是一个消息。

一个信息,只是一个信息,它包含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获得这一信息以及可能带来的结果。消息本身并不是一个自己会采取行动的事物。当饥饿的我们收到开饭的信息之后,我们的饥饿并没有立刻消失,只有等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吃饭,才能缓解我们的饥饿。即使望梅止渴,也同样是我们收到前方有梅林的消息之后,身体出现一连串的反应,我们口中才能产生津液,缓解口渴的痛苦。

所以,一个消息,只有加上行动才能产生这个消息带来的好结果,这个时候,这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个消息,我们听了之后并没有什么行动,也没有相应的结果,那么这个“好与坏”就无法定性了,只能说这是个消息。

同样,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福音这个消息层面,并未付出真实的行动来实践福音,将福音转化为结果,那么这个福音就不是好消息,而仅仅是一个消息而已,还是一个无用的消息,因为它并未带来什么改变现实的行动。

福音,只有它带来行动带来结果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福音。那么这个结果就是福祉。

耶稣在好邻舍的例子中,就是说明福音要转变成福祉。那个被强盗打伤的人,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祭司和文士路过,为他祷告按手,他们是把上帝会医治你的信息传递给他。但是这对于那个奄奄一息、正经历痛苦的人来说,这样的消息会是一个好消息吗?显然与他们的祷告相比,可能这位伤者看到有人来了更高兴,因为他们的到来意味着自己获救的可能。这个时候,伤者关心的不是上帝怎样,而是自己将会怎样。那么那位将他扶上毛驴、并送到旅店,还出资照顾他的人,就是把福音完整化了,将福音变成福祉,让这个在伤病中痛苦的人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在教会历史早期时代,基督教会在瘟疫中就是这样做的。他们让人感受到福音的温度,让人们享受到了福音带来的福祉,从而带来基督教的皈依潮。而那些被歧视的女性,同样因为教会与外界相比,对女性更加尊重,而享受到了福音带来的福祉,才皈依教会的。

如果福音仅仅是个好消息,那么两只耳朵就够了。但福音不仅仅是好消息,还是福祉,因此,对福音的领受,就不仅仅需要耳朵,还需要双手与双腿。

如果福音仅仅是与耳朵相关的消息,那么福音早已传遍世界,今天还有谁不知道圣诞节的呢,不知道的恐怕不多。商家巴不得人人都知道圣诞节,他们好促销。但是知道耶稣又怎样呢?那还不是一个好消息,只有耶稣的福音带来人们亲身体会的福祉时,才是好消息。

传统教会依然把福音停留在耳朵阶段,这样的福音,谁会来皈依呢?

福音不等于福祉,因为真正的耶稣福音本身就包含了福祉。因此福音不仅是个消息,还是一个“好消息”,只有让人们体会到福音带来的福祉时,福音才是好消息,否则只能是消息而已。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