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基督徒该怎样表达信仰?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6月10日 09:28 |
播放

基督徒在当下的困境之一就是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身份。

什么是自我表达,就是我们如何让别人认识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存在。或者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基督徒应该怎么活着。

基督徒,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身份,一种自我认同,我们自觉自己是个基督徒,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基督徒,那么我就应该有基督徒特有的行为,这些行为把我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正如,在八十年代,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志,我们可以看他中山装左上角口袋里别的钢笔。我们都熟知那个关于别钢笔的幽默故事,别一支钢笔是中学老师,两只钢笔是大学老师,那别五只钢笔就是一个修钢笔的。这个故事中,向我们展现的就是知识分子身份表达的一种方式,但是过了这个度,可能就会产生身份的转变。

那么一个基督徒,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示人,同样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在耶稣时代,不存在基督徒这个概念,当时耶稣的门徒大多是犹太人,他们被作为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存在,因此跟随耶稣的人,自己觉得与普通犹太教徒、犹太社会并没有太多冲突。但是在耶稣与施洗约翰之间,不同还是存在的。“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太11:18-19)”显然约翰通过禁食,通过远离世俗世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仰。而耶稣则不同,通过进入世界又超越世界的方式来表达信仰。

耶稣的教导和耶稣群体,和犹太教的法利赛人和撒督该派也有着分明的界限。法利赛人用对律法的遵守来表达,奋锐党人则用狂热的上帝敬拜来表达,撒都该人则是用金钱的成功来表达自己。

到了耶稣升天之后,他的门徒群体独立出来,这样就不再作为犹太教的支派,而是作为一个新兴的宗教——基督教,那么这个时候,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就是对割礼的态度。而后基督教不断壮大,与犹太教的区分已经不再是关注的核心,割礼已经不再被人接受,这个时候基督教面对的,是怎样与罗马帝国内的其它宗教竞争,表达自我。在瘟疫中不畏惧死亡,付出爱心照顾人,关怀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成功与其他宗教划出界限,从而让人认识了基督教,并纷纷加入。

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国教化,成为国教的基督教,神职人员的自我表达不再是信仰,而是权势、地位与财富。我们可以经常在历史书上看到,一些主教所拥有的的巨额财富,巨量艺术品等,乡村神父梅叶在他的《遗书》对此多有表达。

而对于过国教化之后的中世纪,平信徒对信仰的表达,则同样是宗教仪式表达。他们参加弥撒的次数、婚礼举行、孩子受洗、坚振礼等,一生被许多宗教礼仪包裹,这些礼仪成为他们信仰表达和认同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是因为律法的外在强制,而非出自内心的认同。

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废弃了大部分的宗教礼仪,将其简化为主日敬拜这一主要礼仪,至于其它周间见证会或者查经会则教会自行安排。

我们看到基督徒的信仰表达,自国教化之后,个体信仰表达逐渐与教会集体分开。教会的基督教表达主要是举行集体仪式,而基督徒个体则在社会中通过工作、慈善、志愿活动等来表达信仰。

在福音书耶稣的教导中,耶稣同样给我们一种信仰的表达方式。这种信仰的表达的方式,是建立在对法利赛人的律法主义批判之上的。律法之下,人们只是外在的表达自己的宗教认同,却没有内心的诚实,他对律法的遵守不是出于对上帝的爱,而是出于对不遵守律法而被惩罚的恐惧。

因此,耶稣提出,人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然后用心灵和诚实对待邻舍。并且成为耶稣门徒的标记是彼此相爱。心中有上帝,爱中有邻舍,用爱来表达信仰,这耶稣要求的信仰表达。

我们当下基督徒信仰表达的问题,依然是不知怎样表达,找不到一种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合理方式。或者说,我们依然在尝试和寻找一个合适的信仰的社会自我展现。

终其原因,我们的基督教还是受了国教化的影响。这可能来源于我们对基督教的接受主要来自与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化的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是奉行基督教国教化的国度。英国有国教圣公会,在美国的基督教同样被视为相当于国教。美国被称为山巅之国,这本来就是基督教的形象。国家总统选举,基督教徒同样占据了主要票源,因此每个总统无不向基督教视好。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我们基督教生态环境的原因,因此当下基督徒的个人信仰表达,依然被教会左右。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基督徒在教会的宗教活动,或者作为教会集体的宗教表现。而作为个体基督徒来说,离开教会,在公共场合,其信仰表达同样是宗教的,比如饭前祷告,发福音单张等行为。至于其它慈善、志愿活动则不被视为基督教活动。因此,基督徒作为个体,尚没有一个合理的表达途径,而是被教会集体表达所捆绑。

这造成基督徒个体无法展现自己的活力,而只能受限于教会集体中。这与教会家长体制有很深的关系。教会需要社会空间,但是争取社会空间的方式由一种制度外的对抗方式来表达。这种对抗方式获胜的关键在人数,所谓人多力量大是也,因此出于此种需要,教会必须牢牢控制信徒,并把信徒的所有信仰表达归结在教会集体之内。这种情况下,教会忽略了信徒个体的社会空间,以及信徒社会个体的信仰表达对教会空间增大的连带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社会上既看不到基督徒的个体信仰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社会对教会乃至对基督教整体也就没有什么好感了。

给予信徒个体积极的活动空间,允许信徒在社会上以一种非宗教标志的信仰个体乃至个性表达,从而参与社会互动,来获得社会的积极认可,这可能是现在特殊时期,教会获取更大活动空间的较好方式之一。

在信仰表达上,教会退居幕后,比冲到前面可能会有更好的社会效果。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