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微信

华东一青年牧者:将信仰融入生活 意味着基督徒需更加注重文化和运动、操练意志力和品格

作者: 罗凯伦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0月27日 13:59 |
播放

日前,一位青年牧者强调说,基督徒希望将信仰融入生活,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文化和运动,注重加强意志力和品格的训练。

A牧师拥有多年的牧会经验,而后选择在文化领域进行服事,委身于探索基督信仰如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且希望透过他的服事帮助更多基督徒能够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和宗教生活中,而是走进文化、走进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信仰。

这位华东的青年牧者在日前的一次主日礼拜中,分享了他对基督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A牧师引用罗马书5:19-21节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借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文化宣教士就是给人有文化的机会,让他们的信仰进入到生活中,带来改变

他说,这段亚当和基督经典对比的段落描述了作为人类始祖的亚当,因为他一人的悖逆,构成了一个悖逆的生活方式,而整个人类文明史阐述了亚当的后代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因着基督,众人成为了基督徒,却因着抗拒这个悖逆的世界而拒绝将信仰融入生活中。

随后,A牧师引用理查德·尼布尔(H.Richard Niebuhr)著作《基督与文化》(Christ and Culture),谈到其中探索基督与文化之间存在五种关系,其中一种关系是拒绝文化,持有世俗二分的观念,基要主义不愿意与已经被罪玷污的世界产生关系。基督徒认为进入世界中就会沾染污秽,所以很乐意只是在教会中生活。他举例说,当年的外国宣教士就有戴德生路线和李提摩太路线:戴德生坚持直接向人传福音拯救灵魂,关注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而不谈世界;李提摩太提倡不只是跟人传福音,而是要进入到世界之中作光作盐。他认为具有滑稽意味的是,当今持基要信仰的一些信徒十分推崇当年传教士建立的大学和医院等机构,却不知道这些遗产都是以李提摩太为首的自由派传教士来推动建立的。

A牧师说到,自由主义在现在国内的基督徒群体中并没有留下太多属灵遗产,而真正能在人们心中生根建造的仍是基要主义,基要信仰是我们得以站立的根基。具有强生命力的基要主义却很难持久,因为基要主义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却缺乏延展性。极端的基要主义强烈捍卫纯正的信仰,拒绝引发基督徒犯错误的东西,容易跟世界形成对立。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A牧师引用这节经文说到,律法是防止人们犯罪的手段,所以给人设立了很多规矩,作为罪人的我们必然会触犯这些律法,由此说明,我们的生命存在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基督来更新我们的生命,但是我们需要一个过程来察验何为正确和何为错误,才会有改变的可能性,不然圣经经文对我们来说会变成很空的概念而已。

“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A牧师继续引用圣经《罗马书》里面的经文解释说,我们在不断实践信仰的过程中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是这种真实的状态会让我们的信仰有血有肉,因为会看到恩典更显多了。我们会知道向神活着的状态是真实的,被神赦免也是真实的。

这位牧师认为,文化宣教士就是给很多人有文化的机会,让他们的信仰进入到生活中,必定会迎来改变。著名的“牧师中的牧师“尤金·毕德生曾经说过,信心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过程中一定会有混乱和错误,所以信心就是让我们可以在混乱不完美的状态中继续往前走。

如何帮助基督徒的软弱?教会除了强调属灵操练,文化和实践方法也是必要的,并非不属灵

提及“软弱一词”,这位牧师说到,他发现当下我们的教会有个现象——好多基督徒觉得自己很软弱,而教会大部分一直只时在属灵的层面上思考软弱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在生活中实际的去真正有效的去解决这个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说,基要主义的方法是用一些基要真理表达人的真实状况,这是没有错的,可这些真实状况是需要一些实际操作去解决的,比如说,基督徒的软弱是一个事实,但我们一般最基要、最简单的的操作就是我们说这个人需要更多祷告、需要跟神建立更好的关系,这些都是一些基要化的表述,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给出实际可应用的例子。

“而文化恰恰就是在生活中好像比如一些实际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基督徒走出这种状态的方式。”他如此解释他所强调的文化的含义和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不觉得文化和实践是不属灵。”

除了文化之外,A牧师还谈到意志力、品格和劳动、运动等。他举例说,以前天主教的修道士除了高强度的属灵操练之外,必不可少就是大量的劳作活动。L牧师说:“我认为,有时基督徒的软弱并不是属灵的问题,而是意志力和品格的问题。”所以,他也致力于推动基督徒参与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培养毅力和忍耐力,感受到自己在真正活着。

他推荐大家去读《直奔金牌》一书,相信不少基督徒都听说过伟大的基督徒运动员埃里克•利迪尔的故事。埃里克•利迪尔的中文名是李爱锐,他为了坚守主日而放弃在巴黎第8届奥运会的星期天上午参加自己擅长的100米和200米比赛,这位“苏格兰飞人”却赢得了400米比赛,夺得金牌,引起世人瞩目和钦佩。成为奥运冠军后,李爱锐继承作为传教士的父亲的志愿,毅然放弃美好的前程而来到中国宣教,而后不幸的是,1942年,他和众多西方侨民被日军押送到山东潍坊集中营,由于极为恶劣的生活环境,他因病逝世,年仅43岁。

在潍县集中营,李爱锐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带着乐观的精神教集中营里的孩子们补习功课,并且带着他们进行体育活动。

“我认为,他在集中营的坚持比他赢400米比赛更加勇敢。” 

他最后说道:“某种程度我们都在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在坚持中才能体会生活。上帝是有位格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回应他。一种新的文化应该被勇敢的人去尝试,按照生命该有的样式活着。如同耶稣与门徒同吃同喝,有着神的形象的人本来就应该按照生命该有的样式活着,会发现活成这个样子也没那么可怕。”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