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烟台苹果是这个传教士带来的|《红苹果》转载:西果落户(三)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1月27日 08:31 |
播放

编者按:

作家吴殿彬所著长篇纪实文学《红苹果》全书共43万字,记叙了自1871年美国传教士引进西洋苹果以来150年的烟台苹果发展史,2021年2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分六部,十八章,其中第一部为“西果落户”,介绍了近现代烟台苹果的由来。在西洋苹果落户之前,烟台的苹果和中国其他地方的苹果一样,品种非常古老,果子又面又小,跟今天苹果的甜脆口味完全不同。自从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在烟台成功引种西洋苹果以后,烟台才成为全国文明的水果之乡,直到今天。对此,吴殿彬说:“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西果落户烟台这个源头,否则,烟台苹果便成了没有背景的‘忘恩负义之徒’。”

本平台蒙允转载《红苹果》的最初2章,回溯了当年传教士倪维思把苹果带入烟台的真实历史。


《红苹果》转载:西果落户(三)

还是长话短说吧。

倪维思和海伦 1853 年 6 月 15 日从美国登船启程,在海上颠簸了9个月的时间,到 1854 年 3 月才到达上海,然后去了宁波。夫妻俩因要在中国传道,很认真地学习汉语,以为消除了语言的隔膜,福音会像初夏的熏风吹过,田野里的麦子一晌便熟了一样,人们会纷纷信耶稣。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信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无法启齿。海伦跟一位老太太传道,口干舌燥地说了老半天,那老太太一直静静地听,海伦满以为她信了,可最后撂给她一句话:“上帝如果叫我健康

了,我就信他。”夫妻二人一路摸索着传福音,完全不像他们在美国想象的那样轻松自在。他们虽然也有心理上的准备,但现实离理想差得太远了,是上帝在考验他们的信心吗?1861年,他们来到了蓬莱当时叫登州的小城传道,没有地方住,找了一个观音堂,在那里有了三个人信耶稣,一个是他们的翻译,一个是给海伦抄书的人,还有一个是个拔贡。只这三个人信主,倪维思和海伦就很感动了………慢慢地,倪维思似乎找到了向中国老百姓传福音的道路。这就是,要让老百姓信耶稣,你不能叫他们穷得叮当响,饿着肚子来信耶稣。“信耶稣能当饭吃?!”是老百姓常问的话。倪维思发现,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讲眼见为实,后者是以信为实。要想叫中国人信耶稣,唯一道路是让中国人摆脱饥饿和贫穷。倪维思在中国基督教的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概括起来就是“自养、自治、自传”,不再完全依赖美国差会的经济力量……他的观点,当时还没有完全形成传道的理论,便遭到了另一派的强烈对抗。

可是,不走这条路,又能走哪条路呢?原来的路不是走过了吗?

在努力和纠结当中,海伦的病越来越重了,没有办法,1864 年,倪维思和海伦只得返回美国。在海伦经过了五年治疗后的 1871 年,倪维思和海伦重返中国。这次,他们从蓬莱搬到了烟台传道。倪维思感觉,烟台就是他的家。从此,他在这里住了 22 年,直到 64 岁去世。在这 22 年里,倪维思和海伦,把西洋水果,从草莓开始,到葡萄、梨、苹果、李子等几十种果蔬引进了烟台,这才留下了西洋苹果烟台落户,使烟台成为全中国“水果之乡”、“苹果之都”的传奇故事……

说是长话短说,可说着说着又长了。不好意思,浪费了你的时光,下面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且说倪维思来烟之后,便在毓璜顶东南面的田野里的半山坡上,找了一块地,自己动手设计,建成了一座二层小楼。其时,烟台已开埠十年,烟台山下,尖尖的塔顶哥特式洋楼,与拉伸的大屋顶大屋檐的日式建筑,已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十几个国家的使馆区,已经令烟台人大开眼界。但倪维思设计的小楼,还是别具一格。他吸取了中国民房两面坡的冬暖夏凉的特点,又在向阳面加了宽宽的走廊,在二层楼上的阳台上,装上了圆木镟成的精致护栏,并漆成浅紫夹红的颜色,让人一见就觉得既洋气又与当地的民居和谐相处。人们都喜欢称这座小楼叫“南楼。”一天早晨,倪维思早祷后,走进书房准备写讲章,眼前却发生了让他不可思议的事。他突然被窗外的阳光所吸引。阳光刹那间变成了彩虹,而彩虹又在自己眼前晃动,变幻成七彩的光;又似乎有雾气在眼前升腾,仿佛显现着圣经里说的伊甸园的景象。倏然间,他感觉天上飘下来一把硕大的金钥匙,金光闪闪,直扑他而来。他下意识地举起双手,口吐阿门,接了过来。睁开双眼,却只有自己的双手在高举着,其他的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

他定了定神,再一次凝望南山的原野。烟台芝罘的南山是贫瘠的,山上稀稀落落的松树,山腰是丛生的灌木间杂着松树,偶尔还有一两棵腰杆直直的柏树。山脚下的山坳里有一两座农家茅草小屋,此时正袅袅升起一缕缕炊烟。炊烟给南山围了一条薄雾的丝带。丝带下面的梯田,裸露着微黄的脊梁,正定定地瞅着倪维思。他从二楼下来,到了餐厅,跟妻子海伦说他刚才看到了异象:

“我看到了一把金钥匙。”

海伦赞同倪维思的意见,要尽快明确这个异象的启示。早饭的谢饭祷告,他们就加上了为异象祷告的内容。早饭后,海伦写作纪实作品《我们在中国的日子》,倪维思则出门到几位同工家里访问,想告诉他们自己所见到的异象,然后约他们聚会一起祷告,寻求异象的启示。当他走到西南河街头时,却一连有几个乞丐来到他的面前。他把几个小钱递给一个老头儿的时候,深深地被他那感恩的眼神所感动。一刹那间,仿佛有光从天而降,直插倪维思的心房,让他感觉到扎心。于是,他改变了主意,返回自家的小楼。海伦看见他刚出去就回来了,便问:“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

倪维思郑重地说:“你来吧,咱俩一起祷告就行。”海伦点点头,她已经跟丈夫的心灵相通了。所有需要做的,就是要在一起印证。屋外的阳光十分灿烂,云雀嘹亮的歌声,从眼前的田野上掠过,布谷鸟在南山的深处,发过来一声声的催促;山间的绿色气息,如一丝神秘的飞行物,轻轻地渗进倪维思闭着的眼睑,然后带着他起飞。一直飞一直飞,在蓝天白云下,倪维思仿佛回到美国,看到了纽约,看到了奥维德的街道,那些故乡的人们,还有,那不是我们家的农场吗?……继而,他来中国传道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看到的人们贫困的景象,此时也一幕幕地在心眼里叠化开来:那个穿着深蓝色大襟袄,袄上补着紫色、白色补丁的农村妇女,黄里带青的瘦瘦的脸盘上,一双被黑眼圈包围着的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倪维思,如果不是她怀里的孩子有气无力地哼了一声,倪维思简直不敢相信她们还活着……倪维思低下身来,从西服的口袋里摸出银圆来……在蓬莱街头,一个穿得破衣拉花的小女孩,脸上灰一把泪一把,在大集里的人群里走来走去。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夹在大人堆里,冷不丁地从卖地瓜的摊上,拿一块地瓜就跑,后面就听到有人喊……那是他在蓬莱观音堂外的大集上看到的情景……后来,这个女孩成了女子寄宿学校的一名学生。像这样的孤儿,倪维思和海伦一开始就收留了三个……这一连串凄凉而扎心的回影里,慢慢地仿佛有话语溢出来,先是轻轻地,后来一阵一阵地越来越有力地感动着倪维思,倪维思明白,这是圣灵的感动……这天晚上,他晚祷后,再次寻求“金钥匙”异象的指示时,这种感动比早晨更加强烈;先是慢慢地,后来是越来越强,最后像潮水般地汹涌澎湃……耳畔仿佛有声音跟他亲切地说话:“你还记得年轻时候学的园艺吗?我叫你学习园艺,就是要用在这方土地上。你去把家乡的苹果、梨.葡萄拿到这里来栽……让这里的老百姓也栽……你看见那些山那些地吗?你让它们变成花果山,变成花果园……福音会随着花果飘香,走进人们心里去……”


(转载说明:已获本书作者同意,授权基督时报转载,本平台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