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微信

北大教授周其仁谈考察以色列后受到的刺激:令人惊叹的“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11月10日 10:37 |
播放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前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2010-2012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自2015年之后,他在多个场合分享过去以色列考察后受到的震动。尤其是2018年之后包括凤凰网,以及B站等视频平台介绍他从以色列回国后在混沌研习社做了一次演讲报告的内容,在报告中他大力称赞以色列的科技和文化,一路所见、所闻、所叹皆与圣经完全吻合。

令人惊叹的“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周其仁教授说:“我去了以色利,那真是受刺激。地图上,小小的一片版图。土地面积比北京还小,北京还1.6万平方公里,但是它的控制面积比北京大。据说这里是一个到处流淌奶与蜜的国家。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国土的降雨量是250mm以下,在我们国家这个标准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以色列8000平方公里,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但以色列却成为了欧洲的菜果厨房。”

周其仁教授举例说:“滴灌技术的发明,是一个以色列工程师下班后发现周围的树都枯死了,但他家后院的一棵树长的不错,他研究发现,是一个水管渗漏,然后这棵树长得很好。今天我们国家一个省一个省买他的滴灌技术,出来的不仅有水,还有营养液。以色列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出口大国,靠的是脑子啊。”

周其仁教授接着说:“曹妃甸因海水淡化技术的需要,最终买了性价比最高的以色利的淡水技术。以色列,一共800万人,却有着7000家创新公司。他们为什么创新,因为他们的国家很小,周围很多国家虎视眈眈环绕,没有什么港口,因此出口大物件很难。

但是以色利在小的物件上,半导体——硅的创新方面,他们在引领世界。因特尔芯片是在以色利的特拉维夫市完成的。摩尔定律中,如果运行速度加倍,那么热量也要加倍。那如何平衡两者呢,是以色列研究院发明的技术攻克难关,如果没有他们的技术 ,那今天的手机和电脑都会因为高温烧掉的。”

周其仁教授对听众追问到:“以色列人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他们相信的是一神教,在我们看来,他们是迷信的,但是相信迷信的人,怎么把科学搞的这么好呢?以色列全民皆兵,每个人都经历军队的命令和服从的训练。但是他们怎么在军队的训练中还能创新呢?

他们的关键在与教育和信仰的方式与我们不同,他们可以与上帝较劲的,他们可以问问题,可以质疑,可以互相讨论,激发灵感,他们有想法,他们的文化把你的想法冒出来。 中国人也重视教育,我们重视功名与结果,我们注重中举不中举。 

他们有旧约,他们读旧约得到的感想和消化结果出了一个著作叫《塔木德》。以色利母亲的使命就是教育和陪伴孩子。一个以色列孩子回家,家长不会问考的怎么样,而是问你今天问了一个好问题了吗? 5岁就开始这样的训练。中国的好学生没有问题,只是记住老师和先哲的结论。”

创新常青藤背后的思想体系

周其仁教授特别提到犹太人的影响力时说:“犹太人在世界得诺贝尔奖的人不胜枚举, 马克思、佛洛依德都是犹太人,站在两头都是犹太人,你听谁的,都是在听犹太人。”

周其仁教授接着说:“他参加了一个由以色列第一个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阿龙·切哈诺沃演讲分享会。我听了是真的受教育。他在一个战争频繁的国家如何得诺贝尔奖。他讲到了一个小时候妈妈给他的叮嘱:走进一条河流,可以顺着走,也可以逆着走 ,你要永远要逆着水走。”

同时在《塔木德》里有一句话这样说:“难做的事情容易成功。”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很对的,难做的事情,做的人少,自然容易做成功啊,今天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打破头,红海一片啊。 所以阿龙这个人,他什么时候顺利了就不干了。做到教授就不干了,以色列没什么事情了,就去波士顿,拿到终身教授就不干了。再回以色利,一辈子逆水走。一不小心拿了诺贝尔奖。

不是他的资历有多高明,而是指挥他的思想和方法与众不同。 不要讨巧,不便宜,不要很快成,而是反着来,这些东西对创新在哪里发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周其仁教授意味深长的说。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