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人生低谷时,当警惕自杀的陷阱!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4月21日 10:46 |
播放

后疫情时代,全社会需特别关注人的精神卫生健康问题。当一个人选择自杀,不仅仅是这个生命本身的损失,更是全社会的损失。这也会给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文明建设带来极大的阻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30万人自杀死亡,其中70%在亚洲,根据韩国统计,2021年10大死因,自杀排名第四位,自杀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有31人,是全亚洲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其次是日本,去年日本10大死因,自杀排名第8位,自杀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就有25人。

如果进一步分析自杀成因,大多数都是由多重原因所造成,比如情感及人际关系、精神疾病、忧郁或药物滥用、及工作经济因素等,绝对不是单一元素就能让人自杀。而后疫情时代,以上这些问题都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叠加。

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我们需要先知道人是怎样的存在。

如果我们学习过圣经中的创世纪和罗马书,你就会知道,上帝造人是按照他真理的仁义与圣洁的形象造的。但是后来,人类的代表亚当堕落了,他选择了悖逆与不信上帝的真道,想要过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因着亚当的堕落,全人类都陷入到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傲的罪性的复制与粘贴恶循环中,人极度想要扮演上帝的角色,得到那尊贵和荣耀。

但实际上,人类从此开始就带着上帝赐给人的尊贵的形象走向虚无、脆弱与黑暗的生命状态,这就是人的真实存在。

在俄罗斯,曾经有一种叫做蓝鲸游戏的自杀教程。一个人发明了这个游戏,在网络上传播,导致很多青年人参与其中,每天一个步骤照做,到第五十步的时候是教唆人选择自杀,并告诉他们死后会变成蓝鲸飞翔于天空。很多听信这种谎言的人最终都因这种操控而死,但整个过程中,他们是享受这种精神操控的。与此,相同的案例在出埃及记中:

比如,以色列人在埃及做了400年奴隶,竞爱上了奴役自己的残酷法老!法老当时用3条毒计对付以色列人:一是让以色列人做苦工,怨命苦不愿生孩子,二是让接生婆把男孩都杀掉;三是千脆吩咐埃及人,把以色列人的男孩都丢在尼罗河里淹死。这么残酷的奴役和剥削。但以色列人就是不怎么愿意离开埃及。好不容易离开了,他们在旷野一遇到困难,就吵着闹着、哭着骂着要回埃及!他们在旷野的时间越长,越美化在埃及的受虐生活!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这是一种操控和被操纵心理。世界好比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每个人在这个金字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每个人都努力往上爬,好能操控更多人和资源。在这个大金宇塔中,人要么被吞噬,要么去吞噬。在这个金字塔体系中,所谓的爱就意味着要么去吞,要么被吞。

通过人类的赌博行为,我们可以发现,人最大的幸福,不是食欲、性欲和物欲得满足,不是权力欲、征服欲、功利欲得满足,乃是被征服欲的满足:不是被这个世界,乃是被一个更高的世界征服。随时渴望被征服这是人最隐秘、最根深蒂固的欲望。

人在本质上是崇拜无限、追逐永恒、渴望不朽的活物。

当我们渴望被征服时,如果征服我们的对象非常邪恶的话,就会带我们进人疯狂的自毁模式,赌博、毒品、蓝鲸游戏等都利用了这种心理。我们远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理性,也远没有那么强大。所以,如何去面对人的这种内在隐秘心理?很多时候,人宁可去过一种危险的生活,也不愿意过单调、平板、平麻的生活,这是由我们的灵性本质决定的。

人的心其实是想要让自己被更高的真、善、美、爱征服,人靠着自己永远胜不过心灵的中幽暗的自己,不管是愿还是不愿,到最终,人会把自己交给死亡。除非我们认识上帝,放下偏见,放下骄傲,放下自以为义的心,我们可以找到通往平安、自由和永生的道路。

死并不是结局。在结束之前,总要趁着还有今天来重新检讨我们自己,如何才能满足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这种渴望是终极关怀。不管是爱情、友情、亲情,还是功名利禄,任何非终极的真理和爱都不能满足人内心深处对永恒和无限的追求。

人的内心是渴望被永远征服的,但是这个充满永生的永远,还是不可改变的地狱?所有的美好和生命力都是来自于创造我们的上帝,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无视上帝,就是无视我们生命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我们就容易被谎言欺骗,被虚假的‘被征服欲’所欺骗,成为罪恶权势的牺牲品。我们的心需要盛装的是上帝的话语和他的福音,这样,我们的心会被这美善的爱、信心和盼望征服 ,过一个通向永生的生活。

总而言之,我们当警惕自杀陷阱,生命是属于上帝的,自杀就是自行抢夺生命,极大的得罪神的行为,我们基督徒也不例外,即使处于低谷中也要牢记上帝对我们生命的应许,基督徒当付真实的代价,追求信仰,让生命在基督里得着真实的塑造与更新。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