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微信

学术讲座 | 丁韪良:在华66年,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桥

作者: 嘉言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9月09日 10:09 |
播放

日前,一场题为“丁韪良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在网络上举行。讲座中,讲员无忧老师围绕丁韪良——一位晚清来华并在华居住66年之久的传教士、汉学家以及教育家——的一生来讲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历程。

一、来到中国

丁韪良出生在美国一个基督教家庭,在牧师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基督徒。丁韪良的姐姐和姐夫在非洲传教,他们在非洲的传教和冒险经历让年幼的时期的丁韪良就对传教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渴望。1849年,丁韪良从神学院毕业后,获取到了去中国传教的资格。

经过一百多天的旅途,丁韪良最终决定在浙江宁波安顿下来,从此,宁波就成为丁韪良开始在中国传教、生活的新起点。哥哥因病离开中国后,丁韪良又北上,到北京、上海等城市传教。

在宁波时,丁韪良苦学宁波方言和北京官话,还自创了拼音系统,用拼音标注圣经,度过了朝气蓬勃的十年。

二、翻译《万国公法》

丁韪良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国法律制度的落后和外交工作的漏洞。因感染疟疾返美修养期间,他将《万国公法》翻译为中文。之后,丁韪良主动与清政府联络,希望自己翻译的《万国公法》能被采用。最终,在清政府官员崇厚的支持下,《万国公法》获批出版,并下发到各个通商口岸。

这是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本系统完整的西方国际法著作,深刻影响了法律思想和法治制度的发展。这本书的翻译使得丁韪良名声大噪。

三、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1865年,丁韪良在罗伯特·赫德推荐下被聘为京师同文馆英语教习。之后,他又被受任为国际法教授,为此他特意进修国际法。1869年,他被任命为总教习,并担任这个职务25年之久。任职期间,丁韪良还合作翻译了很多国际法著作。在他的影响下,同文馆运用西方的教育体系的模式,不仅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还对清朝高级官员甚至整个政体都产生了影响。丁韪良对同文馆的改革大大促进了现代化教育。

四、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之后,丁韪良被光绪帝任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开学时,他曾向孔子鞠躬致意,这时的丁韪良已经完全融入中国,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份子。他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扮演者一个重要角色。

五、丁韪良生命的最后十年

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丁韪良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奔走在担负使命的道路上。1907年,参加完基督教来华传教百年大会后,丁韪良回到北京,在教会做传道工作,到1917年,他因病去世,葬于西直门外的外国公墓。

六、丁韪良的主要著述

丁韪良的著述可用硕果累累来描述。据不完全统计,丁韪良出版了中文著述42部、英文著述6部,并且在各种报纸杂志上至少发表了153篇文章。

《汉学菁华》和《花甲记忆》是丁韪良的两部优秀著作。前者反映了作者长期与中国文人、学者密切交往中所观察到的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和学识,以及对中国教育的定位,这本书是他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后者则忠实记述了在华长期生活过程中的各种经历和亲身感受到的中国外部生活。

七、对丁韪良的评价

丁韪良的母校和中国的诸多名人都曾对丁韪良作出极高的评价。丁韪良一生确实有着极高的成就,并且他在华66年,对中国历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现代化教育发展和社会法制发展等多个方面都作出过突出贡献。但是,因为丁韪良曾作为基督徒要求在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加入宗教宽容条款,所以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帮凶。丁韪良有着二重的社会身份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其历史功过不能一概而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