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想给人的恩典,不是眼睛所看见、心中的所想象、手中所策划的具体事物,上帝想要给人的恩典,乃是上帝的自己。
世间所有的事物都会衰老、凋亡、没落,即使宝贵的金银,人的双手也没有办法永远握住,随着人气息的消散,金银最终也将不再属于自己。然而纵然如此,人也总是将目光定睛在虚无的金钱上,但是上帝在意的是人生命的本质。
谈到生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却很少有人郑重的衡量自己的生命。圣经中都多次教导人要数算自己的年日,诗人也曾做比喻说“人的生命窄如手掌”,稍纵即逝的人生,就是我们人生的状态。但是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却不曾思想自己生命的价值,往往被世界、被环境、被自己的梦想所裹挟,浪费着自己的生命。
可能有人会说自己未曾浪费自己的时间,但是想一想自己花费在手机游戏的时间、花费在肥皂剧上的时间、花费在宴乐的时间,我们又怎能说自己是敬虔度日的呢?
我曾细细思想上帝的爱,很多人将上帝的爱看做一种束缚,认为上帝的律法将人严格的要求,不允许人做这、做那,但是上帝的爱却就在其中。这爱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求,乃是为了自由,让人或者从天而来的自由和喜乐。这喜乐不同于世界所给人的喜乐,世界所给人的喜乐乃是感官的快感,就像玩游戏、看视频,能带个人感官的刺激,从而感觉到开心,但是上帝给人的乃是属天的喜乐。这喜乐不受环境的限制、不受时间的束缚,就像保罗哪怕身在监狱中,但是依然能欢喜唱出赞美的歌曲。这喜乐并不是从感官而来,才是从圣灵而来。
由此可见,上帝要给人的乃是超出肉体的平安。
而上帝的爱更深层次的体现,乃是让人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像有一首诗歌叫做《我乃天上的人》歌词里有一句说:“我乃天上的人,暂居世间,虽受百般苦难不以为然”,耶稣基督的福音,不仅仅是让人有永恒的盼望,更是让人拥有脚踏实地度过今生的勇气。鲁迅先生曾说:“真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确,对于满目疮痍世界而言,人能看清世界的本质依然努力生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上帝让人拥有的却不仅仅是直面人生的力量,而是去勇敢付出爱的力量。就像有圣徒说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或许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价值。这种生命的价值不是单纯的利己主义,而是在我们的生命中将耶稣基督舍己之爱完全地践行,借着我们将耶稣基督活水般的祝福涌流出来,这就是基督徒生命的价值。
曾经在聚会的时候,我清楚地明白上帝的呼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用一生的时间为上帝而活。当时我单纯地以为,奉献自己为上帝而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就像走在前面的哥哥姐姐一样,要抛开自己爱好、抛开自己的梦想,然后单纯的为了上帝的国度而努力。所以在清楚上帝呼召的时候我内心中非常的痛苦,因为不甘心放下自己的人生。
但是一转眼踏上服事上帝之路已经十多年的时间,现在的自己也像曾经自己眼中的哥哥姐姐那样,没有了自己的爱好、没有了自己的追求,甚至连自己的感受也变得越来越少,相反,越来越愿意以基督的旨意为自己生命的方向。
从肉体的角度,或许有人会说:“这个人信耶稣信傻。”但是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清楚的知道,不是自己傻了,而是我更多得到了上帝的祝福。上帝除去了我生命中原本不重要的牵绊,并且让我生命里面能更多的专注自己本来的样子,一点一滴中祂教导我如何生活、为何而生活,这岂不就是恩典么?
曾经我以为的恩典,乃是外在物质的赐予,但是在时间中,上帝却更愿意将跟随祂的恩制作成“恩典”的样式。以至于跟随上帝、服事上帝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基督的馨香之气,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上帝的祝福,这就是恩典的样式。
我特别羡慕德雷莎修女,我羡慕的不是她的成就,我羡慕的乃是她那一颗单纯、虔敬的心。她甘心走入到穷人中间、甘心靠近濒死之人的身旁,找药给他们治病,求医生来帮助他们……这些简单而朴实的行为恰恰是上帝所说“爱人如己”的证明,她这清澈的行为照亮了世界的黑暗,而这正是上帝对基督徒生命的计划。
“光”“盐”,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生命的实际。而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就是让我们在有限的人生中为了上帝而创造出更大的可能。也许我们一生会在平凡中,但是倘若我们在平凡中以服侍上帝之心去做卑微的事情,这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我们所希望的恩典往往在外面,但是上帝恩典却在我们这个人的身上,愿我们甘心放下自己谦卑的领受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恩典。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