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话题•如何培养中国教会新一代接棒人?(二)|改革开放后教会发展40年 又到了需要考虑新老传承的时候

作者: 舒华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2月09日 19:49 |
播放

编者按:教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三个要素,第一,忠于圣经的讲台、第二,健康的神学,第三,对新一代牧者的培养与传承。在中国牧者群体的团契中,通常被讨论的话题最多的,是如何复兴教会的聚会人数、如何扩张更多的聚会点、亦或是牧者对客观环境的感慨和反思等等。但却鲜有牧者群体对教会如何培养“新一代接棒人”这个话题进行集体深入的讨论。

“新一代的接棒人”是指,在已经成为教会同工的人群里,牧者有意去拣选和着重培养一个或多个有潜力未来去带领整体教会的人。日前,本平台邀请多位60后、70后、80后不同年龄段的牧者就“如何培养中国教会下一代接棒人?”的话题进行对话。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享。

(二)
华北一牧师:“改革开放教会发展40年后 又到了再一次要考虑新老传承的时候了!”

华北一位70后的王一言牧师(化名)就此话题展开了他的看见与感悟。王牧师于1980年代在高校就读本科时信主,属于改革开放后的进入教会的第一批本土化的信徒,后在农村和城市教会牧养多年,同时从事慈善和职场工作。

问:您如何看中国教会在培养新一代属灵领袖,或者说下一代牧者、教会接棒人这个事情?

答:谈这个话题其实很有必要性,也是很切合当下需要的。中国教会培养新一代接棒人这个事情其实是很多教会面临的迫在眉捷的问题。大家其实都知道,但是碍于各种原因大家又不愿意提这个事情,都在这个问题上面睁一眼闭一眼,形成一种能过一天算一天的氛围。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此来发声,希望我的分享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听说过不少类似的案例,比如这个或那个很著名的宣教团队,第一代负责人到了70、80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他长达几十年年的事奉教会的历程中,没有想过要培养接棒人,他没有想到自己离开的时候,整个团队如何在新一代的牧者带领下更好的发展。结果在他老了发现这个问题时,时间来不及了。

华人教会里面也有类似的现象,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与中国教会的历史和个性都有关系的。

第一,因为不少中国教会的创立的特点基本上都是由一个开创者做大的。第一位这样的牧师常常被当作领袖,我是最不喜欢领袖这个词,但有时候我们华人教会特别喜欢领袖这个词。领袖这个词与圣经上牧师——神的仆人的这个定义是完全相反的,圣经上那是牧羊的仆人,大的服侍小的,耶稣给门徒洗脚,但领袖却是别人服侍他的。摩西也没敢说他是什么领袖,他虽然是带领以色列人的,但他也没说他是什么领袖。而在历史书籍中往往被翻译作犹太领袖的这个领袖往往是带有贬义色彩。

如果他做牧师的时候就把自己做成领袖,那这个领袖是不可替代的,是独一无二的。一位牧师因为功劳和苦劳的缘故,跟从者往往给予尊重和赞美过大,牧者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甚至有的牧者内心深处会有怕被新人取代的恐惧和不安。哪个领袖愿意培养接棒人呢?培养好接棒人了,自己把自己给取代了。我很不喜欢前几年中国教会流行的对于“领袖”这个词的翻译和使用的原因就在于此。它是会产生很多弊端的,做领袖是很容易把牧师抬到虚渺的一个高度,这个高度是虚的。韩国教会有这样的现象,而且这个贻害无穷。

领袖是所有人向上仰望的——我是教会领袖。那么我作为领袖我再培养一个领袖?你怎么可能都是领袖?所以说我觉得这个词应该好好讨论,我认为应该禁止在教会内部用这个词,我认为这个词根本就不属神,就把教会牧者的这个定义和定位都已经给歪曲了甚至是污化了。

要想培养到下一代接棒人,你首先我们这一代人把我们自己定位定好,用爱心、耐心去来培养下一代,那么下一代才能做好。

第二,也有的是因为牧者个性的原因,在华人的教会领域里,牧者领头羊事奉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各个方面都要操心,教会做成功后,他的光芒就容易把其他人的亮点都给罩住了。新人很难在这么大的一个光芒下继续被培养和成长。再一个是他本人又没有意识到要去培养新一代的接棒人。

多数第一批牧者是很勤劳的,付出很多很辛苦,是把教会当成一个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尽心尽力去服事,带领,喂养。他生怕这个教会出一点错,所以什么事都要去大包大揽。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会想到未来要培养助手和下面的人,他肯定也有其他牧师和他一起,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培养接棒人,但是其他牧师做不了主,其他的牧师是没有办法参与决策,形成了“一切都是你做的,都是你来决定吧”的氛围,就造成了拖延。

第三,教会起初创办者的权威性也导致了教会不去考虑过接棒人的事情,比如,我见过一种类型的牧师,他认为,自己不会遭遇万一生病导致离开岗位的情况。这位牧师的想法是觉得上帝一定会保佑我,我还为上帝做工,我不会有病的,我一定会干到八十岁,身体会非常好。

问:您觉得培养新一代的领导力或者说新一代的教会接棒人对于中国教会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改革开放后,教会发展到今天大约有40年的时间了,那一代兴起服事的牧者们当时大约都是20多岁的样子,差不多40年过去了,他们也有60多岁左右了,中国教会又到了要再一次考虑新老交替与传承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中国教会的牧者是很勤劳的,付出很多辛苦,是把教会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因此,教会起初的创办者的权威性导致了教会不去考虑过接棒人的事情比比皆是,但老一代牧师应该要想到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依然是要退场的,那个时候谁来接替你做的更好呢?这个预备的工作要尽快做才行。

教会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得有新一代的牧者的培养和兴起。我听说在西方国家的教会里,牧师到了一定年龄要按照教会制度必须要退休。我接触过几位中国教会的牧者都八十岁左右了,他们说:‘我还继续干’,当然从属灵角度来讲没有说错,但随着教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信徒结构也变化,信徒需求也在变化。教会就不得不面对如何让教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课题。

问:您谈到教会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你觉得这个在具体操作上应该要怎么做呢?

答:首先得有牧者,但他不能光靠一位开创者、一位权威、一位大家长来罩住这个教会,他要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更多的牧者去继承他,把他的那个好的东西传承下来,然后发扬光大。

第二,现在还面临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当时90代时候做教会和现在做教会还是不太一样,因为当时做教会生活的压力是相对低的。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教会需要有意识的照顾好牧者的生活,一个牧师他的孩子要上学的问题,他的家庭租房子的成本是很高的,孩子在城市里面上学也不容易,你也不能让自己的牧师想办法去找门路去请客去送礼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吧。做牧师的人大部分也不是这种风格的人,教会得意识到这些然,后去帮助到牧师。总之,教会需要意识到要给牧师在城市里面生活的基本的一个薪资和体面的保障,是尤其需要强调和改变意的。

问:你谈到薪资和牧者的需要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不少地区的教会让人很严重,所以一些教会是鼓励牧者去做带职或者经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答:这对于一个教会来说也是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你给他的待遇低,他没有办法去养家糊口;工资过高的话那么信徒是不是有看法?还有年轻牧师的姊妹(妻子)是不是支持他家弟兄去做牧师,这都是现实问题。

过去90 年代,姊妹们还都是愿意支持。我不是说现在的姊妹不支持,因为现在的姊妹面临家庭的负担要比 90 年代重得多。那个时候的成本低,一个有能力的男人,他放弃了一个高工资去做一个教会的事奉的工作,那么这个家庭的重担是不是就要放在姊妹的身上?那么这个姊妹又有多大的能力去做?所以这些都是教会要统一要考虑的。

问:就像之前您讲的,其实我们要考虑培养下一代的话,一定要解决他们能够安心服事,所以比如说要解决钱的问题还是教育问题这种。还有另外一个您也提到了,就现在有一个带职事奉是一个趋势带职的几乎没有教会发的薪资,同时还有很多职场的人士做带职也是一种新的趋势,是鼓励人多做全职还是多做带职呢?您怎么看待呢?

答:教会的负责人对这些需要认真细化,因为每个人的恩赐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他全职比较合适。你让他全职工作的,就多负担点教会的工作,有的人适合做带薪的服事,就可以让他多做一些发挥他特长的位置。现在教就是要细化这个那个,因为你不细化这些东西,就其实会很多混乱。

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中国教会现在的问题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的外在环境变得话,可能就模式需要变,你直接就从西方拿一套东西拿来用,环境变了,中国的环境不一样了,我们和西方相比,法律体系,社会制度,经济环境都不一样,这些都变了,你咋用?为什么说现在中医又火起来,因为西医是一片药给所有人,什么症状他是统一的给你开这粒药,和给别人都是一样的。中医同样一个病症,给不同人开的药都是不一样,它分量都不一样,同样的一个药方可是分量就不一样。

所以中国教会的模式,就像中医类似这种情况。一个教会一个特点,信徒的性格不一样,牧师本身也不一样,你就得用适合每个教会不同的一个模式,如果用一个标准化的模式铺平,看起来省心省事,但是有时候效果是不好的。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