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微信

春节过年攀比视频为何火爆?理解小农背景下的中国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1月21日 17:24 |
播放

又到了春节这一全年中最隆重的日子,到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节日。然而,随着我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回家过年的年味也由团聚慢慢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更在于物质的攀比上,因此年味逐渐变得庸俗不堪。

这种物质攀比在短视频平台上,有着生动的体现。我去年春节的时候,刷了一个假期的短视频,发现物质、地位和身份以及特权的攀比占据很大一部内容。而今年临近春节同样如此。

短视频平台的返乡内容可以分成几类,一是回乡开豪车受到围观,没开好车受到冷落;二是走时一穷二白,现在衣锦还乡;三是因为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在相亲中受到不同的待遇等等。

这些视频有的是真实发生的,很大一部分是剧情拍摄赚流量的。为什么要拍这种视屏,因为有市场,有流量。在我楼下有时会遇到带孩子的奶奶,她们喜欢刷视频,而每次见面坐下来总喜欢讨论这内容,津津乐道,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条接着一条。她说为了看视频,一个月要用掉十几个G的流量。

这让我想起数年前,在老家过年的情景。回家过年,遇到邻居,第一句话是问你一个月多少钱,接着是问干什么工作,是在车间还是坐办公室。回到老家,邻居亲戚关注的核心是你得工资,你得身份,你的特权,以及你的婚姻。

那些出去打工的父母,用汗水换来的钱,首先目的就是为孩子买房买车,然后开车回家相亲,让人看到自己的车子和经济实力,而这背后欠了多少贷款和外债,则没人关注。至于那些没有婚姻压力的家长,则不出去打工,即使出去打工也不会那么拼命。因此,物质在农村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短视屏平台会有这么多物质炫耀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农村会如此注重物质,一切都要用物质的多少来衡量?这源于我们历史悠久的小农传统。

近代中国文学和思想界对国民性有过激烈的批判和反思,其实国民性的本质就是小农。正是小农的特质决定了国民性。在国民性批判上,鲁迅的《阿Q正传》算是经典和巅峰之作。

阿Q本身就是一个破落的小农,他身上的特点就是对权力的崇拜,对物质的崇拜,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就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为什么会如此?

小农这一群体以及小农这一社会结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古已有之。小农这社会结构的产生得益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土地产出的剩余产品增加,足以支撑农民的基本生活,以及足以支撑一个士大夫特权群体;其次是农作物的品种改变,使农业种植多元化,增加农业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在宋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唐宋变革的社会基础是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包括水稻种植技术在长江流域的突破等,正是农业技术的进步,让农民不再依附于大地主或者大庄园主,从而结束农奴时代,而进入自耕农也就是小农社会。另一方面,农业种植品种的增加,同样增加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一点尤其在北方地区明显。而中国自宋代开始小农时代,直到明代中叶才算真正意义上完成,至此之后,小农社会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底色。因为明代中叶土豆、玉米和红薯开始进入中国,并大面积种植,他们的高产量,以及与小麦形成的两季种植,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剩余产品。如此一来,大庄园和大土地所有者彻底破产,而让位于自耕农。

农业生产虽然剩余加多,但是这只能足于解决温饱,土地产量的增加相较于过去是有改善,但是还无法让农民脱离土地,带来资本和工业的发展。同时,皇权征服者的高税收,让小农只能维持在刚好解决温饱的程度。

这样就造就了小农的性格。视土地和人口如生命,“全家一条心土地变成金”,人口和土地是一个家庭的一切。其次是对权力的攀附。小农并没有自己的工会等组织,一盘散沙,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只能攀附于权贵,这样就延伸出他们对身份和特权的崇拜。第三是对物质的攀比。小农本身地位不高,加上对权力的攀附,于是就有了互相攀比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权力面前做奴隶,在同是小农的邻居面前做主人的心态。我要比过我的邻居,我要比他有钱,比他有威望,比他有面子,这样我们就有种特权感,这其实是一种小农内部互相倾轧的内耗。最后,精神胜利法的独特安慰模式。因为自己太过弱小,既不能改变现实,也无法改变命运,在被强权欺压的时候,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慰藉。

正是在这种小农背景下,我们才能看到农村的种种怪象,婚姻市场彩礼的攀比增加,造成结婚成本无以复加,水涨船高。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回老家邻居们关心的是你的收入、身份、特权以及婚姻了。

小农文化的强大,任何宗教都无能为力,它表现了自己的强大同化能力。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传统教会的各种怪像。对牧者的崇拜,热衷于富丽堂皇的教堂,热衷于与明星和权贵的结交,并崇拜明星权贵皈依。同时在教义和神学上,强调基督教信仰的功利和时效,追求基督教灵验的见证。同时对基督教背后的文化和文明视而不见。

怎样改变这种小农状态?显然当下基督教的力量是很微弱的。相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加深,小农文化必然会随着小农社会的解体而逐渐式微。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