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1日
微信

学坊精选| 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美国基督教历史?

作者: 学坊精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3月09日 10:56 |
播放

19世纪以来,美国基督教对华人教会的属灵传统有深刻影响。但是迄今为止,鲜有华人学者对美国基督教历史做出详细梳理和反思。拔栽学坊的新课特邀任小鹏老师讲授他近六年来的研究——美国基督教历史。内容不仅涉及美国基督教的演进之路,还通过分析美国神学与时代处境的互动,审视美国基督教的历史经验,反思华人神学的当下处境。

故名:镜思——以史为镜,反思借鉴。其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和紧要在如下:

一、历史研究和学习的意义

1 、中国文化中历史的重要性。六经皆史。治学上文史哲不分家。

2 、古希腊、希伯来的文化传统中,历史扮演重要角色。

3 、透过历史才能了解我们当下的坐标。只有更多的认识了别人,我们才会更清晰的给自己定位 。

4、由此对待历史,我们要带着同情的眼光,因为人时常无力超越自己的时代处境;又要带着批判的视角,因为我们需要对历史更深刻的理解。

二、缺乏历史研究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1 、华人神学重视圣经神学,轻历史神学,以致于很难从上帝在历史中得到启示。

2 、教会史学习容易流入脸谱化和教条化,缺乏对历史的深入分析。比如:⼀些改⾰宗教会将阿⽶念定为异端,其历史依据是多特会议(1618- 19)。但是我们知道新教很多宗派,如卫理公会的神学就是阿⽶念。那么为什么多特会议将阿⽶念定为异端︖

3 、由于缺少历史维度,很容易忽视反思时代风潮、原有神学框架等因素对信仰的塑造。

比如:为什么相信圣经无误的基督徒在一起交流,观点分歧巨大?

三、了解的匮乏带来多种的误解与误导

1 、美国基督教塑造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基督教的很多神学脉络,很多华人教会讨论的问题其是都是美国教会的问题。比如:很多保守教会认为天主教是异端,这基本上是美国宣教士带来的。1920年代美国基要派与自由派的冲突被带入中国基督教,加剧了中国教会内部的分歧。

2 、宣教带着宗派立场来华带来了宗派神学。宗派神学是信仰的一扇窗户,但不是整个天空。华人基督教时常透过宣教士的宗派视野来理解美国。

3 、中国基督教对美国的浪漫化认知,妨碍了对美国基督教的深入了解。比如⼀些是似⽽非的说法: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清教徒奠定了美国的根基。

4 、北美华人教会和华人基督徒带着第一代移民的认知模式来理解美国:大多移民基本使用中国媒体,以中国形成的世界观来理解美国,以至于后来华人基督徒在很多常识性问题,依靠人的主观体验而争论不休。

主要内容

第一讲:清教主义与美国的关系:历史的反思
第二讲:从美国建国前后的历史事件看基督教与社会的互动
第三讲:19世纪美国的福音运动、神学争论与社会关怀
第四讲:基要主义与现代主义:美国基督教在二十世纪初的分化及其影响
第五讲:什么是福音派?
第六讲:美国的黑人基督教传统
第七讲:天主教在美国

本课程一共七讲,每讲2小时,30分钟提问回答并讨论交流。

听课联系海报中的二维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010-82233254)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