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微信

一华南牧者分享:会堂模式和使命模式对中国教会成长缺一不可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4月04日 13:54 |
播放

作为教会的牧者,你真的了解大使命吗?
我们应该如何整全的理解耶稣宣布的大使命?

普遍意义上来看,教会对使命的定义为:对上,全心敬拜上帝;对内,生命建造,实践彼此相爱的真理;对外,见证神的作为,传扬神的福音,这些使命是每个神儿女担负的责任。但当我们认真阅读圣经旧约和新约时,我们会发现,教会真正的使命是有更高的要求和上帝明确的吩咐,这使命其实从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时就开始了,到耶稣口中的大使命为止,是新旧约关于教会如何理解使命完整的启示。

一位来自华南的阳新生牧师(化名)分享到:“亚伯拉罕得到的上帝的立约,其主题是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对于亚伯拉罕自身得到祝福,一个是透过他和他的后裔就万族、万邦得到祝福。这个使命的格局,不是局限在一个地方教会那里,它是对福音传到全世界而言的。耶稣口中的大使命也是对与万民、万族和万邦而言的。对于基督徒群体而言,参与大使命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生命,就是要活出大诫命。而基督徒个人生命的成长和建造就离不开教会的喂养和扶持。”

阳牧师认为:“我们熟知的会堂模式,就是以自身教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坚固教会,拓展教会在本国本族舒适区域的发展。而使命模式是教会以耶稣大使命为发展的总纲领,其目的是为了教会培养出基督的精兵,向全世界不同地区拓展与扎根 ,分散出去是为了让基督的福音临到万民、万国和万邦。中国教会的发展模式,一般是以会堂模式为主,而使命模式很容易被轻忽或者丢弃。就是指牧者以本教会的发展和需要为中心,几乎绝大部份的付出和收获都是为了打造更多可以容纳更多人的会堂。”

疫情之前,中国教会的牧者群体普遍认为,教会的复兴就是多多的植堂,礼拜敬拜人数的增多,奉献的增多,事工种类的增多等等,这就是完成耶稣交付的使命了。但是疫情三年的洗礼和冲刷让牧者们开始从过去的发展模式的错觉中醒过来,他们逐渐认识到了分散氏发展的重要性,小组模式的灵活性等特点。

事实上,会堂模式和使命模式对中国教会的成长却一不可

二者是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关系,需要相互影响,相互平衡,这样教会的发展才会在大使命中稳步前进。

会堂模式是以圣殿为中心和焦点,是神百姓敬拜赞美听主话语的地方。但教会不单单是为了已经得救的基督徒而建立的,她的存在的原因还是在那群未听闻福音的群体身上。会堂模式是教会发展的向心力,这个力量越强大,教会本地化的稳固性就越高,但是容易在发展到高峰之后走向衰败和腐败。因此,教会需要同时践行使命模式,也就是用好教会发展的离心力,教会需要差派神的百姓去已经得到福音之地以外的各国。其实圣经中,有许多上帝的奇妙的带领,例如,让乃缦将军来到神面前的是一个奴隶小女子,被卖的约瑟,被掳的但以理和以斯帖和先知约拿,他们都在用生命践行了把上帝的名传到外邦人那里的大使命。

耶稣的一生为福音的拓展事工做了整全的示范,他完美的融合了大诫命和大使命,他一面医病、赶鬼、喂饱穷苦人;他又教导神的话语,挑战慕道者做他的门徒,他也叫死人复活,他也向一个没有听过福音的族群——撒马利亚妇人传道,并应许他们可以得到永远的活水。

阳牧师最后提到:“中国教会的良性发展需要效法耶稣的福音事工的模式,就是把会堂和使命模式完美的结合起来,并行的发展,就好像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如果失去任何一个,教会的DNA就不正常,随之就不可能生成复制的健康的细胞,教会生下来的孩子不正常,所培养出来的门徒没有了大使命的DNA,未来只强调会堂模式的教会就会不断地走向衰亡。”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