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微信

钩沉 |宁德人民医院第一任华人院长 :阮琼珠

作者: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3年05月15日 09:27 |
播放

小引:福建宁德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仍会怀念曾经为发展蕉城医疗卫生事业而默默奉献自己毕生精力的阮琼珠,她童养媳的丈夫离世后,此后一生不曾婚嫁,对双方的长辈也是由她侍候终老。

1896年7月,阮琼珠出生于福建宁德的富代都村,由于家境的贫寒,6岁被卖一姓薛的农民家里当童养媳,笃信耶稣的公婆待她如亲生女儿一样。

1898年,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宁德城关创办了毓秀女校,阮琼珠到了学龄时,其放牛的公公则以箩筐肩挑数十里,将其送至宁德城关毓秀女子学校就读,在她即将毕业的一年,尚未及笄,喜食鸦片的未婚夫去世,公公也郁郁而亡。阮琼珠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经嘉师姑恳求,并在付了一笔钱后,这家人同意将阮琼珠送给学校抚养。阮琼珠不负众望,学习分外刻苦,品学兼优的她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1918年,韩美宝的肺结核再次复发,韩美宝医生与毓秀女校的校长嘉清泽师姑长谈,希望能派一名学生学医以在将来接管她所创办的圣教妇幼医院,嘉清泽师姑推荐了22岁的阮琼珠,在教会的支持下,阮琼珠前往福州华南医学院预科班学习了两年,后又考入广州夏葛医科大学(今中山医学院前身)。

1921,韩美宝回国,在广州市第一医院实习好的阮琼珠按当时资助约定回到宁德圣教妇幼医院工作,成为第一任华人院长,任医师兼院长的时间里,她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每天凌晨四点半就起床开始忙碌了。她在医疗业务的扩展、器械的添置、病房的扩建和护士班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均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1922年,阮琼珠创办了护士职业班。在她严谨的治学理念熏陶下,学员们刻苦学习、认真实践,毕业后均成为了蕉城医务界的技术骨干力量,有的还卓有建树。至1952年止停办,共招收培养了21批学员计64人。

1924年秋,阮琼珠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外科和眼科医术,一年后,阮琼珠高薪(月薪90大洋)受聘于山东博济医院任女部医师。对待工作满腔热情且精力充沛的她,自愿一个人顶两个医生的工作量,由此获得了更丰厚的双份工资。然而,在博济医院只干了两年。1927年,心系家乡百姓的阮琼珠辞职返乡,再次接任圣教妇幼医院院长工作,每当别人问她“为什么不继续接受博济医院的高薪聘请”时,她的回答总是:“我出去工作的目的是学习人家的先进医术与管理医院的经验,并不是为了钱。咱们宁德地方小,条件差,父老乡亲更需要我。”

1928年,在宁德工作近四十年的嘉清泽师姑因年老体弱而退休。阮琼珠为即将辞行的恩师在长74.7厘米,宽51.8厘米的卷轴撰写了一首赞歌:“遵经训,别亲庭,只为爱吾人;历荆棘,与披荆,奋勇无停。卌载辛勤驻我邦,救人弘道德业已昭彰。功已立志克酬,衣锦返家乡。我小子钦师训,期无负作盐光。此日别何日逢,依依难舍我心伤。极完美,之母校,谁创其根基?经难险,与勤劳,唯我师兮!性德善,才艺多,任重不辞劳;建新校,推教化,功业巍峨。当少壮,即来宁,一强健青年;迄现在,两鬓斑,已届修龄。痛此日,饯行旌,何日再谈心;犹切望,无远弃,惠我德音。别吾会,返祖国,万里度关山;值临行,祝一语,一路平安。犹堪幸,我信徒,心意可交通;到一日,偕欢众,永不离分!”

1929年,石美瑫从兴化圣路加助产学校毕业,回宁德永生医院工作后就一直和阮琼珠一起历尽艰苦,并不遗余力地支持和辅助阮琼珠做好医院管理及护士培养等方面工作。后来她俩结为异姓姐妹,她俩为蕉城医疗卫生事业并肩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1932年1月11日,经过阮琼珠医生不懈努力,终于在各界资助下,将医院修缮一新。

1932年4月,为了进一步掌握多科医术,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阮琼珠又赴英国伦敦进行为期一年多的进修培训(以外科手术为主),并从英国带回了一些医疗器械及友人赠送的一台英文打字机,在她日后的工作中,这台英文打字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年,阮琼珠在中华圣公会福建教区创办的教会月刊《福声》杂志上第二卷第五号刊登文章,使宁德圣教妇幼医院存保了诸多珍贵史料。

1934年底,阮琼珠进修回国后,她就将妇幼医院进行了分科管理,设有内、外、妇产等科室。并将圣教妇幼医院更名为永生医院。这使得最初的圣教妇幼医院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迈进,并逐步发展成了多功能的综合性医院。

1966年,70岁的阮琼珠正式退休,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治病救人生涯中,妇产、内、外、儿、眼、口腔等临床各科,阮琼珠都拿得起放得下,一生行医中从无发生过医疗事故。1988年6月,阮琼珠安息主怀,享年92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