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微信

《人与神》:着重内心拷问 话题争议性大

作者: 朱旭斌 | 来源:网易娱乐 | 2010年05月20日 01:50 |
播放

戛纳电影节5月18日,法国年轻导演夏维尔·毕沃斯的竞赛片《人与神》在卢米埃尔大厅首映。这位年轻的导演早在1995年就凭借着《不归路》(N'oublie pas que tu vas mourir)赢得过当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今年他带着《人与神》再次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成为单元中强大的法国军团的一员。


电影是根据1996年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七位法国修道士被绑架杀害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不过导演在电影中明显弱化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而将镜头聚焦于修道士们在“走还是留”的选择中进行自我的内心拷问和对信仰忠诚的自我审视。修道士克里斯蒂安(由法国演员兰伯特·威尔森扮演,他还在今年“主要竞赛单元”中另一位法国导演贝特朗·塔维涅的电影《蒙庞西埃王妃》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成了导演自己宗教观点的代言人。在电影中他对于上帝的虔诚最终影响了其他几个心生走意的修道士,最终全体一致决定留下来面对困境。


电影中导演借克里斯蒂安的角色宣告了宗教的至上性和讴歌了修道士献身于宗教的崇高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导演将镜头对准了每个修道士,通过种种渲染铺垫展示每个人内心如何从软弱到坚强、从胆怯到勇敢的一个过程。特写镜头成了导演最为常用的手段,而电影高潮中的那餐“圣宴”,导演对每个修道士脸部特写镜头逐一展示的画面很显然模范了丹麦导演德莱耶在《圣女贞德》的手法,以求达到将修道士们的献身升华到“贞德式”圣教徒的地位。


只是在对修道士们这种献身精神的渲染过程中,导演夏维尔很明显希望能够竭力表现,所以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修道士们如何高尚的地方。但是这种渲染到了最后一个场景却明显有些做作,那是修道士们拥在一起高歌圣曲,用来和军队的直升飞机飞行时的噪声进行对抗。这个场景的剪辑安排非常突然,不得不说是电影的一个小败笔。


《人与神》中除了树立崇高的宗教信仰观点,导演还通过冷静地叙述对当年修道士们之死给出了自己的一个答案。在描写穆斯林恐原教旨主义的恐怖分子时,既有残暴的屠杀无辜的镜头,也有表现对基督教平等的尊重。电影中恐怖分子甚至为了求医打扰了修道士们的宗教节日而表示道歉,头目阿里和阿里斯蒂安在电影中的一次握手估计会引起电影外不少争执的话题。当修道士们最后被恐怖分子挟持要求和政府交换人质时,按照导演在电影中展示的,应该是当时的法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政府无所作为才最终导致了修道士们的被害。这种极具争议性的论点估计也会在首映后引起法国媒体的一番热议。

《人与神》很显然是一部引起争论的电影,不管是电影内的那些政治宗教观点,还是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有些观众甚感无聊,有些观众欣喜万分。当电影结束后,电影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甚至还有少部分观众坚持到所有滚动字幕结束再次鼓掌,估计这又是一部会引起国际影评人分流的电影。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