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微信

专访内地顶级音乐制作人杨嘉松(上):我的音乐就是我的见证

作者: 彭娜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5月22日 01:08 |
播放

杨嘉松被誉为是内地“顶级”音乐制作人、策划人,当代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内地天后田震等多位演绎明星的制作人。虽然有如此多的“光环”,但其实杨嘉松是一位从里到外骨都特朴实的人,而他很多朴实却感人心扉的歌曲也是来自这颗朴实的心灵。他说:“作为一个基督徒音乐人,我的音乐就是我的信仰见证。”

开始和杨嘉松弟兄约采访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由于去他家需2个小时的路程,杨弟兄担心我们过去一趟太远,就说:“如果不着急采访的话,等我有时间进城时去你们办公室吧。”他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到自己好像要下乡似的。到了地铁站,他开车去接我和另一位同工,坐在车里,听着他放的赞美诗,看着车窗外春色盎然的风景,真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他说自己喜欢住在离市中心远的地方,这样的生活很安静宁和。

杨嘉松出生在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爸爸是一位普通的工人,母亲是殷勤朴实的农民。而他就在这个既普通又朴实的家庭中成长着。1992年他在一所学校就读建筑专业时看了一场演出,在演出中他看到了音乐中的自由,也就在这一刻他认为音乐才是自己所追求向往的。由于被音乐吸引,父亲在车间给他借了一把吉他,虽然那时他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但凭着上帝赐给的天赋,他就在这把吉他上写出了赫赫有名的《玫瑰泪》,那年他17岁。

其实,音乐这条道路并不简单,为了生活他在酒吧唱过歌。母亲也心疼地劝说:“音乐不会有出路的,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都换工作啦,像咱们这样普通的工人农民家庭出身能成歌星吗?”无论多苦多累多失败,认定了这条音乐生涯他就不再放弃。凭着在词曲创作上的天赋,他的歌曲都被很多资深音乐人所赏识。其中最广为熟知的是《靠近我》、《爱不后悔》、《秋天2002》、《夏天2003》、《冬天2007》《深呼吸》,其中《秋天2002》就在写他的音乐历程。

2002年是他人生的一次转折,母亲的去世更让他相信人有灵魂。“抱着妈妈的身体大哭时,我脑海中有个意念,认为这不是我妈妈,妈妈的灵魂已经走了,我抱的只是一个躯壳。”他告白说。就在这一年他对人的起源有了质疑也不再相信进化论。

因着演艺圈内基督徒艺人的影响,当看圣经读到“起初神创造天地”时,他是完全地接受这句话并告白说这就是真理而不是神话故事。没有信仰前,他感觉自己不是“人”,也不说“人话”。信仰之后他告白说:“感觉自己是个人了,也知道说人话了。”这样告白虽让人有发笑的冲动,但同时也展现出他向着神的那颗朴实的心。

有了信仰,杨嘉松的音乐也转型了。无论是他的的内心还是外在的表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会用属神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因此也有很多基督徒告白说,虽然他以前很有音乐才华,写了很多让人感动的歌曲,但那个是悲情的。信仰之后,他的歌给人带来的是信心是力量是希望,因为神在他里面,那种感动不再是悲情的感觉而是圣灵的感动。

有的人是用话语见证自己的信仰,有的人用文字见证自己的信仰,而杨嘉松就是用他的音乐来见证自己的信仰。非常受大家青睐的《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这部专辑就是他献给我们天父的杰作,此专辑不仅平易近人还体现在朴实的歌词上。

《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听起来好像有点玩文字游戏,可是你无法阻挡他的歌声穿入你的心房。每句歌词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么?梦想也好,理想也罢,不会因为内容而显得伟大,而是在希望背后的坚持和努力,踏实的作风让他们变得更加难能可贵;无奈也好,失落也罢,只要想到有一天实现的可能,这一切的付出却又是值得的。

基时:很感谢杨弟兄以上的分享,我想你的这部专辑也有很多的故事,那你就《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信心》,《做主》专辑里面的这三首歌给主内的弟兄姊妹分享一下恩典?

杨嘉松: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其实之前从资金和人力方面考虑时不打算出这张唱片了,但是神预备了出这张唱片的所有需求,是神想让我出的。也许有很多人不敢再希望,也不想再希望,但是神知道我们的一切,当我们和神亲近时,我们的希望真的不再只是希望。

《信心》是我在低谷的时候写的,信仰的道路不是容易的,所以无论在低谷中有多痛苦,我都希望咱们对神都要有信心,其实这个时候也正是考验我们对主的信心有多大。

《做主》这是我刚刚信主时的经历,我总是喜欢仰望天空。有一天我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是我感觉我看到了一条光线,虽然人都在往不同的方向行走,但都是由上面的线牵引着,是有规律的。作为一个基督徒音乐人,我会用我的生活经历谱成音乐来与别人分享。我希望通过这首歌凡事都能让神做主,也许我的歌词里没有圣经中的话语,但都是属神的,因为我的音乐就是我的见证。

基时:你对以后的音乐之路还有什么期待或想去完成的吗?

杨嘉松:我对咱们教会的赞美一直都有一个负担,我真的希望教会的赞美能专业化,虽然神不在乎我们外在的形式在乎我们内心的敬拜,那我们岂不应把最好的献给神吗?我想办一个培训班,虽然我也很忙,但是主的事是第一位。我不知道现在教会对赞美这一块有多少需求的,也可以借助你们的网站查问一下,只要我们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人侍奉和参与,会慢慢发展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