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微信

追溯那些消失的教会大学

作者: 秦思宇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08月11日 22:03 |
播放

今天进名牌大学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学子及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梦想,一年一度的高考更是牵挂着千万人的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吴大学、齐鲁大学……这些熟悉的高校的名字很多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可是他们的历史却被今天的时代所忘记。

燕京大学、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背后有着共同特征:由基督教或天主教会创办,并一起在1952年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集体消失。近日《齐鲁周刊》刊文追溯这些“消失的教会大学”的历史。

文中提到,20世纪初,一群带着迫切的心想让福音更深影响中国的传教士们纷纷开始建立高等院校。

北京大学

出生在杭州耶稣堂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的司徒雷登,创办了燕京大学(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并成为首任校长,主持校务工作前后27年。这所大学起初由汇文、通州协和、华北协和女子三所教会学校合并而成,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为校训。

司徒雷登当年为寻找合适的校址,他骑毛驴、自行车转遍了京郊,最后在西郊购买了数处前清亲王赐园。为了得到办校资金,他四处奔波“化缘”,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美国基督教差会的帮助,一所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美的校园拔地而起。除此之外,司徒雷登还给哈佛燕京学社的组建争取到一笔巨款,名不见经传的燕京与哈佛有了关联,因此一时在国内外名声大噪,吸引来冰心、费孝通这样优秀的学子。

震旦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

神甫马相伯在民国年间曾被称为“办学狂人”,他先后参与创办了震旦大学、复旦大学、辅仁大学,其中两所为知名的天主教会大学。

马相伯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后在法国教会徐汇公学获得神学博士,他于1901年退隐上海时,将祖产良田3000亩捐给天主教会。1903年,他在上海卢家湾创建震旦大学;1905年创办复旦大学。

辅仁大学则是马相伯与英敛之一起长期商讨,联袂发起的另一所天主教会大学。从《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到“辅仁社”的创办、波折、重建,马相伯始终与英敛之密切配合,并最终建成了著名的辅仁大学。

文中说到,曾有英国传教士惊呼“差不多中国的全部大学都是由美国人创办与美国人支持的。”教会在华办学经过20世纪初的草创阶段,到20年代已蔚为大观。燕京、辅仁、齐鲁在华北;岭南、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华南;之江、圣约翰、震旦、东吴、沪江在华东;华西有协和,华中有华中大学、湘雅医学院,其辐射力基本上可以覆盖全国,绝大多数都是由美国长老会、公理会、浸礼会和圣公会而创办。

教会大学使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差距缩短了几百年

虽然这些学校规模一般不大,但是个个起点都很高,教学质量和制度非常完善,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比如资格较老的圣约翰大学就是其中一例。

圣约翰大学以“光与真理”为校训,采用全英文授课,有“东方哈佛”和“外交人才养成所”之雅称,创下了民国教育的多项第一,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上遥遥领先。毕业于圣约翰的林语堂就是位体育健将,曾经在学校创纪录地一次上台领奖四次。
另外张爱玲、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刘鸿生、贝聿铭、施肇基等一大批影响时代的学生也都出自圣约翰大学。

金陵大学,从这所位于南京的教会大学走出来的著名校友可以说数不胜数,如教育家陶行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哲学家方东美、文学史家程千帆等。恰如胡适所言,民国时期的农业研究中心在南京,南京农业研究中心在金大。上世纪50年代在台湾农业界以“经济复兴”为号召的大部分骨干都是金大毕业生。


这些教会大学使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几百年,它们中佼佼者的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些教会大学悉数消失在1952年

1950年9月23日,中国基督教界发表宣言“防止帝国主义利用教会危害中国人民”,各个教会大学校长纷纷签名支持,并掀起了肃清美帝文化侵略影响的热潮。

1952年国家对各大高校院系进行大调整,所有的教会大学悉数被解散,院系撤并到相关院校中。

作者最后总结说,在今天中国大陆每一所名校的背后,似乎都能看到一所教会大学的影子。这一群体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它们更为直接地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办学模式,使得中国人自办的大学有章可循。它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为社会输送了栋梁之材,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师资力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