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微信

基督徒学者何光沪新书《秉烛隧中》发布会北京举行:信仰荒芜的时代我们如何安身立命?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11月24日 12:35 |
播放

11月22日下午,著名哲学家、基督徒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何光沪教授新书《秉烛隧中》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秉烛隧中》英文为Holding Candle in theTunnel,收录了何光沪教授自2003年至今近12年的文章,被誉为是“著名哲学家何光沪十年沉思录”,出版方对于本书的推荐是“拨开中西观念史的偏见与迷雾,发现信仰的力量,照见人性的幽暗”,“价值迷失、人心荒芜的时代,信仰、希望与爱,乃是人生最后的支撑”。

多位思想学着秦晖、郑也夫、赵越胜、何怀宏与梁治平等也都诚挚推荐此书。其中,秦晖说:“现在,有些人一旦自称信了什么,就以得道者自命而居高临下地俯视他认为的‘无信仰者’,甚至神学未入门就忙着当起宗教审判官。然而,信仰追求超越,与利益无关;信仰出自心灵,并非挂在嘴上;信仰自能律己,更应宽容待人。光沪兄热心于各种宗教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他的著述不但推进了基督教神学及宗教理论的研究,而且为不同文化中一切追求真信仰者,以及对关心世俗社会进步和人类未来福祉的普通人,提供了诸多启示。”郑也夫则表示:“吾国能讨论形而上的思想家少而又少,故弄玄虚者当然不在此列。而得其真味的学者也常常难脱深奥晦涩的文风。光沪之出类拔萃在于能将艰深的形而上问题讲得清澈明了,且能将中西神学哲学的辨析密切结合当下的世道人心。故其言其文是珍贵的,听其言读其文是享受的。”

主办方凤凰大学问联手新星出版社、东方历史评论,特意将当天的发布会做成座谈会的方式,主题为“信仰荒芜的时代,我们何以安身立命?”邀请了几位中国目前思想界比较重要的学者,也是何光沪教授在写作和学术上的朋友,共同探讨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千年互动,追问中国人的"生命之惑"。当天的嘉宾包括刘澎(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与王东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等。

何光沪教授:两位学者对基督教的说法曾让他豁然开朗

当天,何光沪教授首先进行了1个小时的主题学术演讲,分享了当下我们信仰荒芜的原因、信仰的状态,特别就目前流行的对于基督教的“排他性、侵略性、阴谋论”等进行了批驳。

他说,“信仰荒芜不是今日事”,如果要进行分析的话,可以从古代进行回溯。他指出其实中国人在甲骨文时代是信仰上帝的,但周公实施的周礼其中有规定“不王不谛”,也就是说除了皇帝之外不能敬拜上帝,这种宗教权利的不平等可以说是第一个原因。之后,中国人又把“上帝”虚化为“天”,虚化又导致虚伪化,一步步到今天,特别是当下物欲主义的时代,更是让人只是看到物质和金钱,而忽视人的幸福不仅仅需要这些。

面对如此信仰荒芜的时代,个人如何安身立命呢?何教授认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寻找信仰。他分享了他接受基督信仰的经历。他说,有两位学者的说法曾让他豁然开朗,一位学者曾说过类似如此的观点“我们设想我们让一只小蚂蚁认识我们人类是什么能做到吗?是很难的,而是上帝与我们人类之间的距离是比蚂蚁和人类之间的距离更大的…我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就是上帝亲自变为人。”还有一位学者说:“如果让人知道他是上帝,那么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让他死而复活。”

嘉宾刘澎教授评价:“基督教的爱”给予他的写作一种激情,他的心是热的

之后,几位嘉宾逐一对本书以及与何光沪教授交往的感受进行了分享。其中,刘澎教授分享说,自己和何光沪教授几十年前同为当年社科院的基督教宗教专业的学生,之后两人走得不同方向的学术路线,何光沪教授是“翻译了许多大师的著作,如今他也成了大师”。“很多人读书是为了功名,但也有人读书是为了社会。“刘澎教授说到,”光沪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但他不是用自己的感情,而是用很多的学术、理性等促进社会的发展。”

刘澎教授还特别赞叹何光沪教授的为人,“从学问上说他是知识的大师,从做人来说他是一个楷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应该要追求什么。很多教授被暴露出来是无耻之徒。很多人知识很多,但是没有道德。那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的知识不足以支持他一辈子行得正,走得稳呢?因为道德不是只是道德就能立起来的,背后是有信仰的,没有信仰,道德整个就是一种说教,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更不是一种价值追求。”

他还分享到,自己前一天的晚上才收到何光沪教授的这本新书,虽然第二天他还有一个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要主持,但仍旧是拿到手里一读就读到了凌晨2、3点钟,还是不想放下,“他的书不是板起面孔来教训你,都是娓娓道来,非常亲切…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为什么基督教是这样的一个价值体系,通过这样的一个书我们可以看到,不是一个什么体系,而是一篇篇的文章….光沪把基督教不是作为一种知识来介绍,而是作为一种价值和道德观介绍给大家。”刘教授说,何光沪在书中写了很多这些和那些东西,其实这些里面他没有说出来的词就是‘基督教的爱’,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爱,这样他写、作时有一种激情。他对这个民族、国家、对未来有他的倾注,让我们看到这个人的心是热的。”

“很多人写的书味同嚼蜡,是文笔不行,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吗?不是,因为很多人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写书,所以制造了大量的垃圾,但是时代一过去就什么价值都没有了。”

“这个人选择了为光明鼓与呼。我作为他的老朋友、老同学,很感动。”刘教授说,“一个人可以没有优美的文采,但是不能没有坚实的信仰,就算你的钱按照吨计,你的生命充满痛苦。我从来看到光沪时他都是脸上有一种微笑,这是上帝的爱的一种流露,这就是平安。”

“希望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好,也希望我们的心灵平安…一个人会经历太多的苦难、诱惑、试探,但是为什么能平安的走过来?通过光沪,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还有另外一面,我们还有这样的‘国宝’。”

主办方的一位嘉宾对刘澎教授的分享也深有感触,表示何光沪教授给人最深刻的是他的一种“温和的力量”,他说:“何老师一种温和的力量,但他说的话的道理却一点不含糊。温和的力量是这个民族所需要的力量。”

嘉宾何怀宏教授评价:何光沪不仅仰望星空,而且关注人间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何怀宏教授之后分享说,何光沪教授给他看到的是既有对永恒的关怀,也很脚踏实地、以开放的心胸来关注人间的事情。“既接地气,又仰望星空。”是他对何光沪教授的评价。

“我看到一些很聪明很智慧的学者,也很有关怀,但从来不抬一抬头去看一看涉及永恒和灵魂的事情,这使得他们有时候容易悲观和绝望。也有的学者好像只是仰望天空,但是对人间的事情,大地的事情不太关心,好像他们的语言是另外一个体系的,甚至语言看上去好像咄咄逼人。好像一跟你谈话就想让你皈依成为一个信仰者让人觉得有一种压迫。”他说,“但是光沪很温和,应该是是内心是很强大的。他好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慢慢的把一些道理说的非常的委婉透彻,这一点尤其是在中国是非常难得的,比如说他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学者。”

何怀宏教授谈到自己是研究伦理的,所以他对宗教与伦理的关系也很关注,“一个社会要安定必须要有一个道德的根基。但对一个个人来说,只是道德是不够的。人还有自由和追求,也就是说信仰可以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东西。一个人要有良知,这涉及到道德,但是一个人还要有灵魂,这涉及到信仰。”

他认为何光沪是在促进三边对话,“和上帝对话、和其他宗教者对话、和非宗教者对话”,“而且用理性的语言、学者的语言,这在中国尤其难得。”

嘉宾王东成教授: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沪就是一束光

王东成教授则以“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沪就是一束光...这样的光,我见到的很少”评价了何光沪教授对社会的意义。

他接着从从基督教会和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他介绍自己首先是一位学者,并且他也是一位委身教会的基督徒,因为对中国社会和教会的了解,他看到两者之间的分裂。一方面,“的确很多教会的弟兄姐妹因为信仰开始说神言神语,说社会不懂的话,还觉得自己很属灵,并且不愿意和社会相联系,觉得自己的家在天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寄居者,不关心大地的事情。”他指出,“一个基督徒也是在世界生活的人,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应该关心大地的事情,无论是从信仰还有从公民角度来看都应当关心。”“还有另外一面,社会对基督教很排斥很不了解”,由此也造成基督徒在日常信仰中的确存在一些现实的冲突和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十一等长假串休时常常星期天被占用。

他认为,何光沪教授,一方面是一个学者有广博的学识,一方面又有敬虔的信仰,因此,对于中国教会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非常有意义。他还表示,“信仰不是民族的,信仰是个人的,是救魂灵的,基督教的信仰是在任何时代都能够存在。先拯救我们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之后我们是更好的回报我们的土地。”

嘉宾丛日云教授教授:基督教信仰在社会道德资源上有独特的地位

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丛日云教授表示,何光沪教授这多么年不仅仅在基督教方面,还有在基督教与其他的宗教,哲学思想等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言论,“感谢他这么多年对我们了解基督教、和不同思想的对话,做出的重大贡献。”

谈到当天的主题“信仰缺失的时代,我们如何安身立命”,他认为说“现在是信仰缺失的时代,部分是对的,但是我认为这个时代真正的特点不是信仰缺失,而是信仰多元化……其实每个人都有信仰,否则一个人是无法生活的。哪怕你信仰金钱、权力、巫术…”

他认为,多元化的信仰是现实,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道德应该从多元化的信仰中汲取力量,但基督教在其中有独特的地位。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