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微信

访谈|一华东基层牧者分享:做为单亲妈妈与教会同工,我的一些心得与感悟

作者: 舒华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7月16日 19:15 |
播放

无人能免于受伤。无论我们是伤在身体上、情感上、精神上或心灵上,我们都是受伤的人。我们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我们当如何隐藏伤口”,而是“我们如何用自己的伤口去服事别人”。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创伤为别人带去医治。

——卢云

单亲家庭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里,已经是一个常见的群体了。因为婚姻的变故或者配偶的生病离世,导致单亲妈妈/爸爸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以及信仰的建立上,都要比常人艰难许多。

同样,在教会里,其实也有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她们其实需要得到教会牧者的更为精细化牧养与关怀,并且能够兴起对此有负担的人成为受伤的医治者。

初蒙主恩 遭遇家庭变故 
未信主之前的芮芮姐妹(化名),她是一个无神论者,那时的她无法相信会有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神的存在,在她心里会有一种好奇心和期待,同时也有一种对信仰的向往。后来,在她同学的帮助下,她来到了教会寻找答案。初入教堂的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平安,心中诸多痛苦和纠结似乎瞬间消散了一样,满是安宁的感觉。虽然她听不懂在讲什么,但是依然坚持去聚会,后来在老牧者的引导中,她决志信主了,这一信就是24年。

芮芮姐妹是因婚姻遇到难处才走进了教会,她在一边做好妻子本分的同时,一边也积极参与教会的服事,但因配偶屡次有外遇,欠外债,在信仰十年后,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在经历婚姻变故之后,芮芮姐妹依然坚持参与教会服事,读神学班,她心里诸多的困惑和难言之痛,成为了她心里一直争战的对象。也正是因她亲身经历过这些苦楚,促使她开始越发有感动和负担去关注单亲家庭的需要。

芮芮姐妹分享说:“当时前夫有外遇,又负债,我承受不了那种精神上、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而且常常被追债,我和孩子要躲在后面。离婚以后,其实有好多年,作为单亲妈妈,我走了好多年不容易的路。孩子3岁时,我和前夫分开了,一直到孩子慢慢长大,我都是在一边工作,一边在带着孩子。分开之后,前夫没有给过任何抚养费。”

“我的生活为什么会是这样?”那个时候的她总是内心在这样一遍遍的问自己,“当时我心里有很多苦闷和委屈。因为自己带着年幼的孩子,要工作,要闯事业,还要承担前夫的这些债务。前几年,我终于把债务还清了后,本来还想说可以歇口气,结果家里面,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状况,他有两年休学在家,医院说是得了忧郁症。”

令芮芮姐妹非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细心照料下的孩子会变成这样。“主啊,我如此追求你了,可是为何我的家庭给我这么多担子?一个过去一个又来,我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直到送他回天家;紧接着母亲患了乳腺癌。三年的疫情给我的创业也带来了巨大的艰难,这一波波的重担,主啊,我实在疲惫不堪。”芮芮姐妹在祷告中哭诉着。

经历诸多患难后 看到同类人的需要
在她遇到这些又大又难的事情的时候,一方面她在经历着无力与软弱,另一方面,她观察到,教会通常可以对未离婚的家庭群体给与很多的支持和指导,但对于像她这样的处境下的单亲家庭,似乎并不能给与任何的支持和帮助。从她的婚姻问题、经济问题,到教养孩子的问题,教会里没有辅导人员能够给予及时专业的帮助。当她在看到教会不足的同时,也带着谦卑的心看到了教会的需要。

“我自己走过一段旷野的路,包括怎么做单亲妈妈,当时教会里的不少弟兄姐妹也同时遇到教育孩子问题、欠债问题和婚姻的问题。因为我是比他们早遇到这些问题,所以我就有感动想要去关心和事奉这群有着特殊需要的人群。”芮芮姐妹分享到。

当时的芮芮姐妹,已经是教会里的同工了,她的困境得不到教会里专业的辅导,更何况普通的信徒呢?于是她有负担去找资源,努力学习和装备自己。她学了很多的课程,包括情绪管理、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等课程,她现在还在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帮助一些教会里有需要的人群。

芮芮姐妹认为:“除了因配偶死亡造成的单亲家庭,或是因为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原因以外,还有一种是隐性的单亲,就是名义上是有双亲,但实际上是在被单亲抚养。对这一类的群体,其实是需要一个相对比较专业且有一定的经验的人来辅导和帮助是更好的。”

她给出建议说:
第一,要有负担和看见这个群体的需要,这样才会产生牧养和服事;
第二,要去了解单亲家庭的艰辛和实际的挣扎的痛点;
第三,就可以进入到落地的事奉的阶段,比如陪伴、祷告、培训或是资源对接等。

在如何事奉这个特殊人群的方法论层面,芮芮姐妹指出:
首先,要为他们建立一个家园,一个可以面对面沟通的团契。不然他们心里面各种心酸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他们觉得在教会当中他们是孤单的、不被重视、不被服事、不被支持的。

其次,当一个人有对这个群体的看见、有这样负担的时候,可以与牧者联合,沟通自己的异象和使命,为接下来事奉做好预备。

最后,这样的事奉者需要有圣经真理、心理学和商谈等方面的受训,这样就可以有能力事奉这个特殊群体了。”

“在我周围的5个家庭中,都有子女教育的问题,青少年抑郁症的问题,青少年情绪障碍的问题,这样处境下的父母,他们是非常焦虑的,而且现在爆发的密度也是非常大的。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在医院挂号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包括没有去医院就医的,是更多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的热点和难点,他们父母的痛苦和无助是需要被看见的。”芮芮姐妹如此说。

在谈到青少年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芮芮姐妹通过六点来阐述导致青少年抑郁增加的现象的原因:

第一, 现在孩子的教养环境复杂化、挑战大,不像以前环境的单纯和自由。
第二, 虽然现在的孩子不愁吃和穿,他们的物质需要基本上没有问题了。但他们对精神需求、心理需求比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求更高。
第三, 双重压力负重前行。孩子们既要背负着学业本身的压力,还要背负着父母过高的期待所带来的压力。
第四, 父母在爱的方式上舍本逐末。很多的家长不知道给孩子什么东西才是好的。他们以为给孩子赚钱花,给孩子送各种培训班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了,但其实他们真正优先的需要是父母的陪伴与理解。
第五, 隔代教养问题多。由于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和应酬,把孩子交付给祖辈养育,对于这种情况以及单亲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各类精神心理问题。
第六,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很缺乏。父母亲不懂跟孩子怎么沟通。其实很多方面父母亲没有学习,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就进入一种死循环。

“当青少年在不断内卷的教育环境里,会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若是再有霸凌问题、他们在青春的荷尔蒙的缘故,他们就会因为情绪化失控,或是一直有的困扰解不开就没办法走出来,他们就会转到网络游戏上,在虚拟的世界无法自拔。当他们慢慢脱离现实,不跟父母去交流,一头就扎进自己的虚拟天地了,也可能会走向极端就封闭抑郁了。”

“我孩子的成长,因为有父亲位置缺失的问题,他小时候,对父亲的离开感到不可思议,有很多心结没有解开。这个时候,他有很多困扰,也不会什么都跟我讲,也不善于跟我聊这些,他自己也不懂,就各种原因杂在一起,就会出现没有办法去上学,在心理层面上出现一些障碍。在我的孩子休学的两年里,通过主给我的功课,我学习跟孩子沟通,更多的去陪伴与鼓励。休学两年后,他去年就复学了,上了高一,近两个学期以来,恢复正常学校生活,成绩保持名列前茅,与老师、同学人际关系好,乐意帮助人。”芮芮姐妹总结说。

结语:
从社会到教会,对单亲家庭的牧养与关怀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情。教会是否需要更谦卑地了解单亲家庭和当代年轻人的痛点是什么?是否需要看到他们真实的需要在哪里?这是教会能否长久得到社会的见证的关键因素。

教会若能在宣讲真道这种根基性的服事以外,还有其它独特的让人慕名而来的招牌,或许会吸引更多人归向主耶稣。即便教会在事奉上很难面面俱到,但总要在照顾孤儿寡妇和单亲家庭的方面,显出主的能力和作为来,从而让教会成为社会的安慰与祝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