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微信

戏剧家曹禺百年诞辰:关注作品中基督教精神

作者: 鲁琼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0年09月24日 18:19 |
播放

9月24日是中国现代话剧之父、著名剧作家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北京人艺重排演出曹禺的“四大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和《原野》作为纪念。在北京、天津、湖北、上海,不同形式的演出、展览纪念活动如火如荼。而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曹禺先生剧作中的基督教精神给予了较多关注,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

著名文学评论家宋剑华教授在2000年发表著作《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自1988年起他用了十年时间,将曹禺的主要作品与《圣经》教义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体系,进而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于曹禺戏剧的庸俗社会学解读方式,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与认可。

宋教授在《基督精神和曹禺戏剧的结构模式》一文开篇就提到:“曹禺虽然没有像冰心那样洗礼入教,也没有像老舍那样做过教会的主持,但这并未影响到他对基督教文化的广泛吸纳。(注:1987年,我曾就此问题写信向曹禺先生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1990年夏天,我和田本相先生前去北京医院看望曹禺先生,他再次对我说起过接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一事。)如果我们能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以纯粹理性精神去对《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这四部优秀作品进行整体观照,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就一定会敏锐地察觉到,无论是其主题构成还是悲剧内涵,都表现出一种强烈而浓厚的宗教情绪和上帝意识,蕴藉着他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曹禺对于基督精神的敬仰,对于基督教文化的认同,我们用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思维方式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曹禺小的时候,物质生活很优裕,但在精神上却感到了窒息和抑郁,他渴望冲破家庭生活的牢笼,他家附近有座法国天主教堂,“当他第一次跨进法国教堂时,他被吸引住了”,从此,他经常出入教堂,参与弥撒及复活节的活动,并且产生极大的兴趣。他自己也说:“我接触《圣经》是比较早的,小时候常到教堂去,究竟是个什么道理,我自己也莫名其妙:人究竟该怎么活着?为什么活着?应该走怎样的人生道路?所以,那时侯去教堂,也是在探索解决一个人生问题吧!”

宋教授认为这就是曹禺精神人格与创作动因的根本之所在。当曹禺以这种文化心态和精神品格进入实际创作过程时,他用基督教的原罪意识、世界末日意识、拯救意识以及博爱意识,精心地构思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悲剧命运四部曲”的主体意念框架,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创作实践,统统纳入基督教文化的伦理规范,进而营造了一个统一的艺术思维模式,即:“恶”(原罪)——“毁灭”(惩罚)——“善”(再生)。

此后诸多学者通过对《雷雨》《日出》等著作和周朴园、陈白露等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在曹禺话剧和基督教精神的研究领域中不断突破:

“《日出》的思想内涵包含在八段引文中。它概括了《日出》的主题,交代了作品的题材、剧作者写《日出》的动机、所要表达的思想及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等等。曹禺说, ‘《日出》引的老子那段话只是借用来概括主题,而不是全部概括,因为后边还引了一大堆《圣经》上的话,全部引语放在前面,是想起代替序的作用,那时我不想写序”:我该写一篇长序,唯一的补救方案就是我在《日出》前面赘附着八段引文。那引文编排的次序,都很费些思虑,不容颠倒。偏爱的读者若肯多读两遍,略略体会里面的含义,也许可以发现多少欲说不可能的话,藏蓄在那几段引文里。”——姜贞爱《日出与基督教精神》

“《雷雨》中周朴园一家对鲁侍萍母子所犯下的滔天罪恶,代表了恶对善的吞噬和毁灭,最后却只有他是清醒的,这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因为周朴园只有在清醒的状态下才能明白自己的罪孽,才能主动地由恶向善转变,在金钱、权力和欲望中堕落甚久的周朴园遭此打击,才良知发现,周朴园最后的皈依基督和深刻的忏悔正显示了这种转变的结果,证明了作者“劝恶从善”的成功。曹禺为周朴园的性格设计了一个由“恶”向“善”转化的归途,首先,他弃绝繁华,将周公馆捐为教会医院,以物赎罪;其次,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去寻找被他逼走了的儿子鲁大海,以唤醒侍萍那发狂了的虚幻意识,用行动赎罪;再次,面对疯妻,自己也成了生命中两位女人最后的赎罪者或仆人。他虔诚地倾听修女朗读圣经,在深刻的感悟中进行良心的忏悔。这种独特的设计,无疑渗透着基督教的伦理意识。”——陈国华《论曹禺《雷雨》中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